- 註冊時間
- 2007-10-3
- 最後登錄
- 2025-6-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213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79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國時報【許素惠/雲林報導】
國寶祭儀雲林口湖鄉牽水狀昨日進入轉狀、倒狀、燒狀等壓軸高潮,高照豔陽熾熱難耐,卻阻擋不了子孫對先祖的崇敬與懷念,藉祭典祈求並牽引先人掙脫輪迴苦海。國際學者對祭儀興趣濃厚,紛來台踏查研究,其中不乏甫遭海嘯侵襲的日本學者,希望借鏡台灣牽引水魂方法告慰亡靈
牽水狀祭禮在金湖舊港蚶仔寮開基萬善祠、新港萬善爺廟兩處同時進行,村民們一大早就開始忙著把寫好死者與奉獻者名字的水狀排放在廟宇的周圍與廣場前,並備祭品祭拜萬善爺,全省各地分靈祠堂組進香團回祖廟謁祖,向來恬靜的漁村,瞬間熱鬧起來。
念經誦懺的超渡科儀進行整日,傍晚時分,主祭壇道長帶領著道士念過「無上拔渡水狀科儀」,招引水魂來到狀腳下,旁置一水瓶與一雙塑膠鞋,前者盛水,是要給亡靈上岸洗塵,後者則給水魂穿用。
道長的龍型號角一響,村民開始起狀,沒過多久,水魂藉由打轉的水狀,一層一層地被牽引超拔而起,子孫以手觸摸水狀,搖動並戳破狀身(破狀),象徵把上萬先人亡靈牽引上來超渡。接著推倒水狀,送走孤幽。最後一把火燒狀,將陽世子孫無盡孝思與悼念昇華至靈界。
牽水狀不僅是國內宗教殊儀,也引起國際學者矚目。目前受邀在成功大學客座的廈門大學教授鄭振滿,就特地前來了解這項特有的民俗文化。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長丁毓玲博士也親炙盛會,她說,泉州也有針對水難亡者的超渡儀式,當地稱「引水魂」。
在地文史工作者李春景表示,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深受海嘯侵襲,奪走數萬人命,公部門也希望能借鏡台灣牽引水魂方法,告慰亡靈,撫平人心。關西大學教授山田明廣數次踏訪口湖,深入觀察牽水狀祭儀,希冀對死於水難的同胞有幫助。
一百六十六年前農曆六月初七,口湖地區沿海因颱風引發嚴重海水倒灌,淹沒九個村落,上千村民不幸罹難,由於醫學不發達,災後瘟疫肆虐,逾萬人受難,這是開台史上最大的水難。清廷因此敕封「萬善同歸」,後人建祠以祀,每年舉行牽水狀儀式,以安亡者之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