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68|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台灣府城隍廟(1影片+26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7-14 11:41: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台灣府城隍廟,是奉祀台灣府城隍威靈公的道教廟宇,位於台南市青年路,國家二級古蹟,是全台知名的城隍廟。明鄭永曆二十三年(1669年)廟建於東安坊右,時稱承天府城隍廟。是台灣最早的官建城隍廟。

本廟主祀台灣府城隍威靈公,聖誕五月十一日。配祀有城隍夫人、觀音菩薩、地藏菩薩、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十八羅漢、文武判官、范謝將軍、甘柳將軍、二十四司、門神等神佛,門神彩繪是彩繪大師潘麗水的作品。

二十四司,是城隍爺的屬官。台南俗說,二十四司中的「考功司」考核官吏成績,「學政司」則是管理人類的教育與考運。故每逢考季,以「學政司」、「考功司」最為熱門,「學政司」、「考功司」的案前總是擺滿准考證影印本,考生崇信萬分。另其中「速報司」與「地獄司」造型威顯赫赫,頗富藝術美感。

本廟有一匾額上書「爾來了」三大字,令人不寒而慄。本廟「爾來了匾」與台南天壇的「一字匾」與竹溪寺的「了然世界匾」合稱「臺南三大名匾」。

正殿掛有大算盤,是1937年由善信陳江山所獻,上框刻「台南府城隍廟」六字,下框刻「丁丑年陳江山奉獻」,左右刻聯「善惡權由人自作,是非算定法難容」,這些字句,象徵城隍爺以算盤計算世人功過,有戒惡揚善的意味。

台南市的台灣府城隍廟,以其為最早之官建城隍廟,而台南亦是台灣明鄭時期的首府,故「台灣府城隍」號稱省城隍等級的「威靈公」。

但1891年,清朝官方即升格新竹都城隍廟為省級的城隍,而二次大戰後,台北市亦有省級的台灣省城隍廟。

在台灣,三廟信徒各以其歷史為榮,自認所奉之城隍爺位階最高,頗見爭議。但毫無疑問以臺灣府城隍廟最早。

【歷史沿革】
臺灣府城隍廟,相傳建於明永曆二十三年,在當時東安坊郡署的右側。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對於城隍信奉虔誠,封京師城隍為帝,開封、臨濠、東和、平滁等地為王,在府稱公,在縣稱侯;洪武三年庚戌(西元一三七0年)雖然去除封號,但已有府、川、縣城隍的稱呼。

清朝以後,不僅各都、府、川、縣的官著附近都設百城隍廟,而且地方自新上任,要先到城隍廟舉行奉告典禮,然後才能赴任。而民間則認為城隍爺是護國祐民之神,也是賞罰分明的司法神,能「司陰陽,察善惡,辨是非,定功過」。

臺灣府城隍廟,相傳建於明永曆二十三年,在當時東安坊郡署的右側。

根據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西元一七七八年)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除第一進頭門外,依次是正殿、後殿及大士殿。

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毓英的蔣公祠。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

創設約於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位在當時府城東安坊郡署的右側。應算是台灣最早的城隍廟。入清後,西元1693年(康熙32年)的整修是最早的文獻紀錄。西元1677年(乾隆42年),當時知府蔣元樞捐俸重修,立碑記事。由現存於赤嵌樓小碑林的圖碑看來,目前的建築格局應該是在這時候確立的。

城隍爺為地方守護神,專管百姓陰間諸事;與地方長官之掌理人間,分而治之。所以,當地若有新官上任,必先至城隍廟上香祭拜。府城隍爺做為民間公理正義的最後守護神,是古今不變的信仰。

府城隍廟為陰間的「府衙」,其建築本身氣派十足,在台灣傳統廟宇中,算是規模頗大者。

府城隍廟陰森的氣息,整體陰森森的空間氣氛令人印象深刻。廟內的空間,左右封閉,進深極長,不像一般廟宇強調寬敞明亮的空間,幽暗深邃的氣氛很難發散,即使在大白天裡,也可清楚到陰暗氣氛。

【特色】
根據清乾隆四十三年戊戌(西元一七七八年)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除第一進頭門外,依次是正殿、後殿及大士殿。

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毓英的蔣公祠。

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

今天所見的臺灣府城隍廟,坐北朝南,是歷經多次修建的紀果。

廟前原有寬廣的廟埕,日據時期實施市區改正,劃為道路用地;民國七十一年,青年路拓寬為十五公尺的道路,使得前殿緊臨道路,成為臨衝的廟宇。

目前的平面配置為二開間的三殿兩廂房形式。

前殿與正殿間有拜亭連接,除亭的兩側狹窄的天井可以採光外,兩殿幾乎已成為一體。

從中央大門入口檯頭仰望,高懸的匾額上題有碩大的「爾來了」三個字,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

進了大門回首仰望,又見超大型的算盤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用來算是非,昭天理,觀人棄惡為善的。




資料來源:维基百科


《 本帖最後由 高梁58℃ 於 2011-7-14 21:19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堡主 + 5 + 5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5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7-14 12:15:09 |只看該作者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

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

城隍產生於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

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

”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

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聖王。

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

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31 23: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