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12-27
- 最後登錄
- 2025-5-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5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3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陀非常尊重大迦葉,甚至對著弟子說法時,會要大迦葉坐到他的旁邊,甚至要所有的弟子向大迦葉學習。佛陀住世的最後幾年,對大迦葉的尊重,讓其他人覺得他就是另外一個佛。
大迦葉原來非常富有,是一個婆羅門教的貴族,擁有自己的城邑,雖然結婚但喜梵行,在皈依佛陀前就頗有修行。他一直等到佛陀遊化到附近時,把他的城邑及財富,全部分給所有的鄉民,然後皈依佛陀。落髮後專修頭陀苦行,過得很清貧,沒有多久就煩惱解脫,變成一位大阿羅漢,很受佛陀的敬重。
從歷史上來看,佛陀原來的兩個得意助教,目鍵連與舍利弗,都比佛陀早圓寂。所以我們可以理解成,佛陀是為了尋找可以帶領僧團,繼續維持正法的大法師。事後我們看到,大迦葉確實不負佛陀所託,在佛陀示寂的九十天後,主導了歷史上第一次完整、嚴謹、有系統的大規模集結佛法的研討會。如果沒有大迦葉,再加上提婆達多的破僧,那我們現在想聽聞正確的佛陀言教,恐怕就機會渺茫了。
為什麼大迦葉可以?當時並不是沒有人不滿,但事後證明,那些異聲都沒有影響大迦葉完成使命。原因除了大迦葉律己甚嚴,煩惱解脫,完全契合佛法勝義之外。最重要的,也許是幾乎沒有人提及的,我想佛陀的態度,才是最最最重要的關鍵!佛陀是人天導師,當時所有人幾乎都稱他為世尊,那怕當時的印度小國林立,長期處於交戰狀態,但不論那一個國王,都對佛陀恭敬有加。這樣的佛陀,竟然沒有任何非我不能的我慢,沒有學生一定要不如師的自大,可以這麼尊重自己的學生大迦葉!我想這是大迦葉在僧團中得到authority的最重要關鍵所在,而這正也是佛陀智慧圓滿的具體展現。
台灣有許多大師及上人,都有非常多的徒眾,各自維繫著百萬人的心靈依託,但生老病死是真理,不論古今中外,傳承永遠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有圓融的智慧,才能流傳久遠。如果覺得這件事不重要,或是以後當成私物移交,那幾十年的善業,變成在累積一個大惡業,豈不悲哉!佛陀兩千年前就親自演示了一遍,各位尊貴的大師上人們,是否也有一位自己敬重的學生呢?可以真的與這位學生平起平坐嗎?能夠盡有生之年,放下自己,在所有徒眾之前,對這位學生恭敬嗎?如果不這麼做,只有別人尊敬我的「大我慢心」,無人可替代我的「我見」,如影隨形。何必問徒眾,誰敢說沒有師父也可以呢?
佛陀從目鍵連、舍利弗,最後到大迦葉。不是指示、讓位或授衣缽,而是佛陀自己身體力行的傳承,佛陀自己(想想那真的是尊貴的人天導師)與學生平起平坐,甚至請他說法,而自己也在旁邊聽!能嗎?修行在那兒呢?印順導師,一生創辦或主持許多非常重要的道場,都在八十歲前完成傳承,自己移居到台中太平的華雨精舍,完全不再干涉其中,唯有的只是幫助,把信徒給的轉贈道場,我想這是現代最近的一個典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