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龍門派“中興之祖”王常月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8-5 02:03: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王常月 (?-1680) ,明末清初著名道士,俗名平,法名常月,號昆陽,山西長治人。屬全真龍門派,為全真道龍門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律師,他最大的貢獻,在於讓本已衰落的龍門復興,可說也是令全真的復興,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道教離現今時代最近一次的復興。王常月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祖”。康熙十九年,他傳衣缽於弟子譚守成而後飛升。後於康熙四十五年( 1706 ),賜號 “ 抱一高士”。

傳奇與史實:

  王常月生當明季之亂,慨然有出塵之心。中年時拜龍門派六世祖趙複陽(即趙真嵩)為師。趙授以戒律,囑之曰:“成道甚易,然亦甚難。必以苦行為先。種種外務切須掃除,依律精煉,潛心教典,體《道德》自然之奧,探《南華》活潑之真機,方為穩當。”又曰:“吾三百年來獨任(即律宗三壇大戒)之事,再傳於子,時至而興,大闡宗風”。王常月牢記其師振“宗風”之訓誡,毅然以振興龍門派為己任。辭師後,周遊神山仙洞。八九年間學師共約二十八處,印證五十餘人。後隱居華山,刻苦修道。

  清世祖十二年 ( 西元 1655) 秋,王常月北上京師,掛單靈佑宮。 次年(西元 1656 )奉旨說戒於白雲觀,開壇說戒凡三次,收弟子千餘人。三次公開傳戒,不僅發展了大批教徒,而且表明其已獲清朝統治者的保護和支持。這對龍門派的復興具有重大意義。他為順治帝所器重,賜為“國師”,三次賜予紫衣。康熙二或三年 ( 西元 1662 或 1663) ,王常月親率弟子詹守春、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和武當山等地開壇授戒。一時之間,南方道士紛至門下。由此,龍門派在當時整個道教日趨勢衰頹的情勢下,呈復興之象,並成為全真道中勢力最大、影響最深的一個支派。閔一得在《金蓋心燈》中稱其“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

  王常月的弟子眾多,於各地形成多個全真道龍門派支派。有的直至現代還頗為興旺。

思想和著述

  王常月在南京的傳戒記錄,被其弟子施守平等輯錄為《碧苑壇經》,另有弟子輯錄(一說是將《碧苑壇經》校訂)為《龍門心法》,兩書稍有不同,但內容宗旨大體一致。全書內容分:心法真言、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舍絕愛緣、戒形精嚴、忍辱降心、清淨身心,求師問道、定慧修真、報恩消災、立志還願、印證效驗、保命延生、闡教宏道、濟度眾生、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了悟生死,公德圓滿、參悟玄機。(《龍門心法》將“參悟玄機”置於“清淨身心”前)

  王常月既講修煉次第,又講修煉方法。首此提出入道學仙須按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舍絕愛緣、戒形精嚴、忍辱降心、清淨身心、求師問道等二十要,依次修行。並須嚴持初真、中級、天仙三級道戒,以戒、定、慧為漸進之基。

  王常月內丹修煉法,再次肯定了全真“先性後命”的修煉思想。標榜「無相法門」,反對「看相修行」,破斥拘於煉化精氣的金丹命術。認為只要了性,不愁命不立,尤其反對煉化精氣以求卻病延年。

  王常月認為肉體總是要死的,不死的只是真性法身,說“所說延生,不是卻病延年,長生不死乃是萬動不壞真性,亙古長有之法身”,又說“如來亦有滅度之時,老聃亦有飛升之日”。

  由此,他對道教“長生不死”的思想作了新的解釋,“誰曾不死,那見長生,不死者,豈是凡身,長生者,非關穢質”,“色身縱留千年,止名為妖,不名為道。法身去來常在,朝聞道夕死可矣”,“不死者我之法身,長生者吾之元氣”。

  除了以上《碧苑壇經》(《龍門心法》),他的著作還有《缽鑒》五卷,又有《初真戒律》一卷。

~~~~~~~~~~~~~~~~~~~~~~~~~~~~~~~~~~~~~~~~~~~~

王常月與全真龍門派的復興:

 王常月生當明季之亂,慨然有出塵之心。中年時拜龍門派六世祖趙復陽為師。趙授以戒律,囑之曰:「成道甚易,然亦甚難。必以苦行為先。種種外務切須掃除,依律精煉,潛心教典,體《道德》自然之奧,探《南華》活潑之真機,方為穩當。」王常月牢記其師振「宗風」之訓戒,毅然以振興龍門派為己任。辭師後,周遊諸山間。八九年間學師二十八處,印証五十餘人。後隱居華山,刻苦修道。


 清順治十二年(1655)秋,他北上京師,掛單靈佑宮。次年奉旨說戒於白雲觀,開壇說戒凡三次,收弟子千餘人。三次公開傳戒,不僅發展了大批教徒,而且表明其已獲清朝統治者的保護和支持。這對龍門派的復興具有重大意義。他為順治帝所器重,賜為「國師」,三次賜予紫衣。康熙三年(1663)王常月親率弟子南下,在南京、杭州和武當山開壇授戒。一時,南方道士紛至門下。由此,龍門派在當時整個道教日趨勢衰頹的情勢下,呈復興之象,並成為全真道中勢力最大、影響最深的一個支派。王常月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祖」。閔一得在《金蓋心燈》中稱其「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康熙十九年,傳衣缽於弟子譚守成而卒。後被康熙賜號「抱一高士」。


思想和著述:

王常月在南京的傳戒記錄被其弟子輯錄為《碧苑壇經》。既講修煉次第,又講修煉方法。提出入道學仙須按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捨絕愛緣、戒形精嚴、忍辱降心、清淨心聲,求師問道第二十要,依次修行。並須嚴持初真、中級、天仙三級道戒,以戒、定、慧為漸進之基。其內丹修煉法,標榜「無相法門」,反對「看相修行」,破斥拘於煉化精氣的金丹命術。認為只要了性,不愁命不立,尤其反對煉化精氣以求卻病延年。認為肉體總是要死的,不死的只是真性法身。「所說延生,不是卻病延年,長生不死乃是萬動不壞真性,亙古長有之法身」。又說「如來亦有滅度之時,老聃亦有飛升之日」「色身縱留千年,止名為妖,不名為道。法身去來常在,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教長生成仙信仰被他改造。因此,王常月的思想具有強烈的世俗化傾向。其著作有《缽鑒》五卷,又有《初真戒律》一卷,收入《道藏輯要》。《碧苑壇經》收入《古書隱樓藏書》。


來源:道教學術資訊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4 04:2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