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茶文化:茶香及韻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8-8 20:48: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小時候很少看得到茶。只是家裏來客人的時候,母親會在玻璃杯裡放一小撮兒茶葉末,味道是淡淡的茉莉花味兒。那個時候,覺得茶是越香越好。
高中最後一年,寒假,隨母親去南京姨姨家玩兒。一天,母親和姨姨照例去逛街了,姨父茶罄,團團的轉了幾圈兒以後,將了我直奔茶鋪。茶鋪的名字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也是公營的,與家鄉的茶葉只在百貨店中寄居一角大不相同之處,是整個店是專賣茶葉的。長七短八的茶葉目不暇給,姨父買的是「特級烏龍茶」。回家後姨父請我品嚐,很苦很澀。那個時候,覺得還是茉莉花味兒的茶葉末兒,好喝些。

只是從此,知道了還有各色名目的茶葉,味兒也大不相同。工作以後,得閒,從花茶開始,換綠茶,換普洱茶,直換到現今喝的鐵觀音。茶葉的香味是從花香,到清香,到異香,再到—觀音韻!

昔神農氏得茶而解百毒,可見茶最初是被當作解毒的草藥而認知的,談不到「香」。最早「一日不可無茶」的是羌人和西北的遊牧部落,他們喝茶的方法是,煮!至今藏區還在延用這種古老的喝茶方式,將磚茶砸碎了用大鋁壺在火爐上煮,牧人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同時,還大口的喝「複茶」。

據一些學者分析,茶葉對缺乏蔬菜的遊牧民族來說,有一種微妙的補給關係。這也可能是他們衷情於茶的主要原因。要指出的是,這種茶不能說「香」,但風味獨到。

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後,定居在長安的胡人越來越多,他們不但給大唐帶來了《霓裳羽衣曲》,也帶來了煮茶的生活習慣。京都一時茶貴,雲貴四川的茶葉種植也迅速向東蔓延。到明清,茶葉已覆蓋中華半壁山河了。

陸羽寫了一篇〈茶經〉以後,閒得無聊的士大夫們便把喝茶推到了越來越高的位置。喝茶的名目更加繁複,花樣不斷翻新,器具日趨考究,甚至於煮茶的水要泉水,煮茶的人要佳人!

宋徽宗不但好字畫,還興緻盎然的和群臣大鬥其茶,可見茶在宋時風靡一時!天子要喝茶!當然對茶葉的采、制、型、色、香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喝茶已不但要香,更要雅!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無疑也是愛喝茶的,他一紙詔書把茶農從繁複的製茶工藝中解脫了出來,使葉茶成為茶的主流。可這並沒有阻滯君子們對於茶的熱情,明清兩代,喝茶已經衍生成為「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了。

眼下,茶葉已經不是在茶鋪中賣了,而是「茶城」!不愛逛,眼暈!

茶,淺嚐者慾其香,深諳者愛其韻。於韻,獨愛「觀音韻」。幾年前,與朋友口沫四濺的侃茶,友興緻勃發,於茶櫃深處求出一小包茶葉,捧在手中曰:「特級鐵觀音,我自己都不捨得喝的」煮水,砂壺,衝出,一室清香!入口,獨霸乾坤!從此,愛喝鐵觀音!

茶韻貴天成,品,香入於口鼻,韻透徹肌骨,凡念不生,百毒莫侵。難怪有人說:近乎道!

來源:中國茶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0 20: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