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6-29
- 最後登錄
- 2019-8-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隨著不同對象、時間、地點都有不同的使用供品和方法,這些都有很深的象徵涵意。
基本上祭祀神靈可分為: 天、神明、祖先、鬼等四大類、而對神靈的崇敬程度及所須準備祭品、亦有不同。
香燭:祭拜神明與天、祖先、鬼、溝通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將人的生活訊息傳達給「神」知道,然而「神明」是如 此遙不可及、要怎樣才能把消息帶到神明居住的地方,就是靠「煙」。藉著「香蠋」裊裊盤旋而上的「煙」寄語人間俗願、告之天上神明自古至今祭祀典儀中「香蠋」是不可缺的祭品之一、就是因為「它」具有傳遞及溝通神明的作用、一般常藉著供品來表達對神明的虔誠、而供品中有分牲禮、菜碗、菜飯、粿品、水果、糖餅、鮮花、茶酒等依不同宗教、神格在供品上、也顯現出、生品與熟品、兩種差別。
山珍海味:糖、鹽、醋、薑等。
牲禮:分大牲禮、小牲禮、所謂大牲禮、就是豬、羊、雞、鴨、鵝、魚、蝦等、而小牲禮就是蛋(蛋生)、魷魚(溼生)、香腸(胎生) 。
菜碗:分(素齋)、金針、香菇、豆皮、豆干、麵筋、素雞、紅豆、花生、醬菜、竽頭、木耳、海帶、松耳、冬粉、麵線及各種素料理等。
菜飯:分(五味碗)是烹調過的葷(素)、菜飯、(祭拜)冥界神專用、如制煞、只須一碗飯、及四項小菜即可(如逢法師、制法、就另備供品) 。
粿品:分紅龜、紅圓、牽仔、湯圓、發粿、甜粿、麵包、壽麵、壽桃、果凍、蒟篛等。
糖餅:分糖塔、冰糖、桔餅、桂丸、冬瓜條、糖果、餅干等。
水果:分四季生產之水果、唯水果必須以會開花之水果為主(開花結果之意)、次要圓形之水果(求圓滿之意思)、這些都是討個吉利。
茶酒:分酒、飲料、甜茶、四果茶、清茶等(備有牲禮、就必須備酒祭拜) 。
鮮花:分敬神時所用的花卉、並無硬性規定、但是通常喜事不用白花、亦不可用有刺的花、更不可用假花、(欺騙神明之意思)、因此不但可取悅神靈、亦可淨化聖域、鮮花卻成了、祭拜神明不可少的極品。
供品的禁忌
一、禁忌食用過之食物。
二、禁用苦、酸、辣、澀等務物品。
三、禁用牛、狗、蛇、龜及無鱗之魚類。
四、冬瓜湯亦不可用之。
祭祀是一種敬神、溝通的盛事、但敬神時在某些禮儀規則與禁忌、亦須遵守、另有炮竹、仍是增加熱鬧氣氛、而聖杯、且是與神明叩問的聖物。
敬拜神明的程序
一、先在案桌上擺設供品。 二、燃燈點燭。
三、供上三杯清茶。 四、焚香迎神。
五、燃金接神。 六、擲杯請示神明是否降臨。
七、敬第一巡茶酒。 八、對神明稟告事由。
九、敬第二巡茶酒。 十、擲杯請示神明是否允准所求。
十一、敬第三巡茶酒。 十二、擲杯請示神明是否用餐完畢。
十三、彥錢。 十四、叩謝神恩、恭送神明回鑾。
十五、禮成收拾供品。
以上禮儀仍乃屬個體、祭拜程序、如逢集體式、其禮儀繁多、規矩也多、視當時之情況而定、如遇祭拜祖先或制煞、銀紙、卻要擺在請示餐畢後、方可燃金、銀紙、而其供品、亦不可用「冬瓜湯」切記。
葷牲→酒 素牲→米泡水
四果茶→五杯 甜茶→七杯 酒→三杯 清茶→三杯
玻璃瓶→必須打開瓶蓋。
鋁泊包→不用打開。
四果茶→不可有辣味。
請神用「香」。
送神用「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