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5
- 最後登錄
- 2023-2-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9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紫砂發現的傳說
紫砂陶土最初的發現有一個傳說:據說古時候,有一異僧行經村落,向村人高呼“賣富貴土”。大家以為僧人用癲話誆人,紛紛嗤笑他。僧人不以為怪,又高呼“貴不欲買,買富如何?”於是引導村叟跟他上山,指點黃龍山中蘊藏有一種使人受用不盡的富貴土,言畢而去。村人發掘,果然掘得一種五色繽紛的土,紅的、黃的、綠的、青的、紫的......燦爛光亮,奇麗極了。從此以後,一傳十,十傳百,鼎蜀山村的村民都來鋤白碭、鑿黃龍,挖掘這山間的富貴土,開始燒造最早的紫砂壺。
引述自韓其樓先生編著的《紫砂壺全書》.
紫砂、五色土名稱的由來
根據韓其樓先生編著的《紫砂壺全書》的介紹,質性特殊的紫砂陶原料,黏中帶砂,柔中見剛,富有韌性,顏色鮮豔。有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橘色的黃泥,猩紅的原泥,黛色的綠泥......斑斑斕斕,被譽為“五色土”。這些陶土燒成之後的器物,表面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表現著一中砂質效果,所以稱之為紫砂、紫砂器或紫砂陶,它是中國獨有的一種陶器。
紫砂泥料主要分為紫泥、朱泥(紅泥)和本山綠泥三種,而以紫泥為最普遍,通稱為紫砂。
紫砂泥質特性
紫砂陶泥土質細緻,泥胚韌度極高,含鐵量超過百分之九,可塑性強,乾燥後收縮率較小,產品不易變形,宜於製作精巧的茶壺。紫砂泥質的這個特點,為製作出多種多樣的品種,多姿多彩的造型,千變萬化的線條提供了良好的加工施藝條件。
紫砂陶土以攝氏一千二百度燒成後,有較強的吸水率和較大的氣孔率,滲透性好,所以製成的茗壺都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透氣性能,因此紫砂壺泡出來的茶能比其他茶具卓越。
紫砂之美
質樸:大部分的宜興紫砂茶壺都是素身無飾,只是單看外形和表面紋理已深具美感,淳樸大方,別具風格。我們且看韓其樓先生如何形容紫砂。
我戀紫砂無釉彩,相見如人披肝膽,
不靠衣衫扶身價,惟以本質令人愛。
色妍:紫泥、朱泥和本山綠泥三種主要紫砂泥料,均可單獨用來製作各種器皿,又能互相摻合,或加入礦物顏色,便可得到一系列不同深淺的褐色、紅色和黃褐色;墨綠色和黑紫色是二十世紀的新色系。因此紫砂陶泥繽紛的色彩,令紫砂器皿也同樣色澤妍美。
形豐:由於紫砂的可塑性極高,成型後坯體強度高,坯的乾燥收縮率小,燒成後不易變形,所以適合製作手工精巧的工藝品。因此,紫砂器皿能夠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造型、精密的構造。
技精:由於紫砂泥是一種不能用水直接調稀的陶土,所以不適合以輪製法或注漿法成形,而是需要用手捏造成各類器物。當然這些手工技藝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歷代藝人的經驗積累和探索的成果,所以,我們今日看到的這些紫砂工藝品,技藝精湛,巧奪天工。
藝高:紫砂工藝日趨完美,造型洗練大方,色調古樸雅致,意韻幽深曠遠。如果紫砂成品和諧了泥、形、技、神、氣、態各方面的內涵與藝術神韻,那製作出來的成品,就不只是工藝品,而是一件文化藝術珍品了。
紫砂與茶
紫砂壺良好的吸附氣味和透氣性能,令用紫砂壺泡出來的茶越發醇郁芳香,令茶湯的質量得到提升。因此之固,有“世間茶具稱為首”之說。
此外,使用經年、日加擦拭的紫砂茶壺,表面會泛出一層光澤,形成瑩潤的包漿,令人愛不釋手;內壁則日久積聚成一層茶漬,泡茶後茶味更醇厚。
前人對宜興紫砂的評價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 清人汪文柏《陶器行》
“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 明人李漁
優質的紫砂工藝品,或稱特種工藝茶壺,是指出於有名藝人的手制作品,它不僅講究造型的完整,而且特別著重製作過程中的工藝質量。名藝人的成就和名望,正是這些方面都達到了與職稱相等的水平。所以由名工藝師製作的紫砂工藝茶壺,既使價值不菲,卻仍然是收藏愛好者渴求的對象。
歷史產品成為文物,其價格更為驚人。歷史上一些記敘里多讀到出於名藝人手的工藝傑作的身價,稱譽為“貴重如珩璜、珍重比流黃”超過珠玉之上。明人熊飛《以陳壺徐壺烹調山岕片歌》說:“景陵銅鼎半百清,荊溪瓦注十千余”,清人陳其年《贈高澹人詩》提到“一具尚值三千緡”,足見名家作品價值之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