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武術] 武當陰手一指禪功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9-18 07:44: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陰手一指禪為武林最高功夫練法之一,因其修成後用於技擊威力奇大,一指之力可透重壁,凌空點穴制人於無形,是以精此技者向來秘不示人。
本功經歷代傳人的不斷提煉和完善,形成了一套系統、完整的功法,其練法內外雙修,陰陽互練,功禪合一。
內練靜功養聚丹田強勁之內氣,通過各式行功修煉使之運貫於指端,氣、力、神合一,產生令人望而生畏的功力,功至極深更可達到於指端發陰柔勁力隔空擊人之化境。
練功手法
金針指:食指伸直,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拇指壓於中指指甲上。
金槍指:食指伸直,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二節指骨彎曲併攏,拇指內扣。
呼吸方式
鼻吸算呼,剛開始可用自然呼吸法,適應後改為逆腹式呼吸,即吸氣時小腹內收,呼(噴)氣時小腹外鼓(崩)。
一、內功
1、渾元一氣姿勢:盤膝端坐,雙手自然撫膝上。
雙目垂簾,舌抵上齶,全身放鬆,靜心息慮。
行功:
吸氣時,意念天地精元之氣隨之進入到胸部膻中穴;吸氣後稍閉氣一、二秒鐘;然後呼氣,意念天地精元之氣下沉至丹田並充盈其中,同時意注丹田。
如此反复練習,約練半小時或更長時間。
要領及效應:
意識高度集中,與呼吸之氣融為一體。
當意、息達到高度統一時,丹田會產生一種真氣,繼續修煉,內氣至凝聚成團,飽實有力,能氣隨意至。
2、羅漢坐樁姿勢:兩腳分開梢比肩寬,下坐成馬步。
兩手成金針指向體前直臂抬起,與肩同高,掌心向下,食指尖朝前,如下行功。
行功:
吸氣時,意想天地精元之氣從頭頂百會穴、雙腳湧泉穴、雙手食指尖五個部位進入人體,在丹田處融為一體;稍閉氣一會;呼氣時意想內氣從丹田直達食指端,使手心發熱,手指發脹。
如此一吸一呼為一次,反复練習,約練半小時或更長時間。
開始可先練5分鐘左右,盡量堅持,逐步延長至半小時以上。
要領及效應:氣貫指尖,勿用拙力,以意行氣,呼吸須自然,忌憋氣。此樁站至十余天,會出現雙腿酸軟、全身乏力等情況,這是必經的“換力”現象,不必驚疑。
過了此關,舊力漸去,真力萌生;全身氣力似有用之不盡的的感覺 。

二、內外兼修功
1、羅漢運指預備式:
盤膝端坐,雙目垂簾,兩手指尖相對置於腹前,掌心向上。自然調息一會,心靜神凝,然後兩眼睜開,目光前視。如下行功。
行功:
隨鼻緩緩吸氣,雙手向胸前提起至膻中穴,同時以意提氣至膻中;稍閉氣一會;然後兩手內旋變金針指緩緩向體前推出,掌心向前,食指尖朝上同時呼氣,意領內氣沿手臂內側達於掌指;隨後雙手緩緩收回至胸前,用內勁,雙食指如牽動千斤之物,同時吸氣,意引內氣沿手臂內側收回至膻中;稍閉氣一、二秒;接著兩手外旋成掌,掌心向上,下按於腹前,同時呼氣,將內氣沉入丹田,恢復預備式。如此反复練習,一般練36次。
要頂及效應:
呼吸與發力相配合,吸氣時蓄勁,呼氣時勁力貫達指端。久練臂力、指力大增。
2、雙龍出海預備式:
兩腳分開約比肩寬一腳,下坐成馬步,雙掌十指相對置於丹田處,掌心向上。眼視前方,自然調息,凝神聚氣。如下行功。
行功:
雙掌向胸前提升,同時緩緩吸氣,意念將內氣提上膻中穴,稍閉氣一、二秒;然後雙手成金針指迅猛向前插去,力達指梢,同時呼氣,崩發內氣至指端;意念內氣從食指尖向前方射出無限遠。
隨後雙臂緩緩回拉,如引千斤重物,同時吸氣,意念內氣從無限遠處徐徐由雙食 ​​指尖吸入沿手臂內側至膻中穴;稍閉氣一會,呼氣時雙手成掌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上,恢復預備式,下按同時意念內氣隨之下沉至丹田。
如此反复練習,一般練36次。
要領及效應:
雙指前插與回收動作與呼吸意念配合一致,做到形、氣、神合一,這有助於轉化成以內氣沖擊外物的功夫。

心得:練習此功法,必須集中意念, 呼吸自然,  掌法愈慢愈好, 切莫求快貪功, 前功盡棄. 凡我習武者需要注意, 不可不慎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5 09: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