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
- 最後登錄
- 2019-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0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133
- 相冊
- 16
- 日誌
- 25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1-10-24 15:01 編輯
淡水古蹟-紅毛城
紅毛城(白話字:Âng-mn̂g-siâⁿ),古稱「聖多明哥城」、「安東尼堡」,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
該城最早是在1628年由當時佔領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 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又命名為「安東尼堡」,1867年以後曾經被英國政府長期租用,被當成是英國領事館的辦公地點,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
紅毛城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家一級古蹟。
淡水古蹟.參訪人數最多之地點.西班牙人於1629年入據淡水,修築了「聖多明哥城」。
但荷蘭人卻在1642年將西班牙趕出並重建古城,一直到現在此城都被叫作「紅毛城」。
1867年,英國人租得城址並大力修整,且在其旁建領事館。
今由城堞俯看淡水河,可見形勢險要,為往昔淡水八景之一「戍台夕照」勝景,現被國家列為一級古蹟。
淡水紅毛城屬第一級古蹟,由內政部主管。
全區分為紅毛城及領事館兩部分。
紅毛城原是為軍事需求而存在,外牆厚1.9公尺。
城下的古砲是由英國人搬運至此做為裝飾用。
樓頂的巨型旗杆高約12公尺。
至於現在所謂的領事館,建於1891年,是一棟兩層樓的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式樣洋房。
建築材料大部分取自台灣,牆壁為清水紅磚,屋頂是閩南紅瓦,但是一樓屋內彩色地磚是爪哇產品。
一樓迴廊立面是弧券拱,二樓迴廊立面是半圓拱。
而迴廊兼具遮陽擋雨的功效(台北縣人文地理資料及電子地圖)。
建築物內部牆上掛置歷史圖片,與傢具擺設一併展出,讓遊客除了認識本古蹟保存區之歷史外,更可了解早期台灣對外關係。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