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真實的教會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7 02:57: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引言
緊鄰老底嘉的希拉波立有溫泉,出產的熱水可以用來治病;而鄰近的歌羅西則有冷泉,其冷水可以飲用解渴。唯獨老底嘉的水不冷也不熱,這被用來描述老底嘉教會的行為不冷也不熱。老底嘉教會的行為不冷也不熱,這究竟是麼意思呢?一般人解釋這一段經文,常常把重點放在溫溫吐吐的特質,比如以掛名基督徒為不冷不熱,或者以為不冷不熱的水容易令人感冒,作為熱水不夠熱,作為冷水不夠冷,因此用來指一無是處。
然而,有一個問題仍未解決:為何經文說到「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會不會這只是一種修辭用語?若是如此的話,真正的意思應當是,「我巴不得你熱起來」。或者,這不只是修辭用語,而且有實質教導的含意─意即不可「不冷不熱」,而必須「或冷或熱」,若是如此的話,真正的意思應當是「必須真實地選擇冷或選擇熱」,有如主耶穌說:「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 。」( 太 5.37)
這樣的教導要求門徒過著真實的生活,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不應當有又是是、又是不是的。就像老底嘉的水不冷也不熱一般,老底嘉教會的行為也不真不實的含糊不清,對於真理不認真。

二、真實的基督 vs. 虛偽的教會
把重點放在「真實」這是有經文佐證的:「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阿們」的意思是「實實在在是這樣」,這裡強調耶穌基督是真真實實的,當我們每一次禱告結束說「阿們」時,想起上帝對待我們永遠是真實的,我們也學習對上帝、對人是真實的,是「實實在在是這樣」的,而且這節經文又稱耶穌基督為「誠信真實見證的」(the faithful and true witness),更加強化了真實的意義。
從真實的角度來看,老底嘉教會是一個遠離真實的教會。「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老底嘉是一個富庶的金融中心,曾因大地震被摧毀,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就得以重建;以生產高貴華麗的黑羊毛外衣聞名;也是醫藥中心,生產眼藥。老底嘉教會就像老底嘉人,非常自負,自以為富足,然而經文責備說: 「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老底嘉教會自以為富足、發財、樣樣不缺,實際上卻是困苦、可憐、貧窮(儘管是金融中心)、瞎眼(儘管出產眼藥)、赤身(儘管出產羊毛衣)。
老底嘉教會的問題最可能來自「怠惰」。在討論墮落中的人時,加爾文經常使用與「怠惰」相關的觀念如:sloth,sluggishness,complacency。加爾文所使用「怠惰」(sloth)的拉丁文為inertia,原意為「遲鈍」,衍伸成為「懶惰」。身為宗教改革者,加爾文在面對教會體制的敗壞、羅馬教廷的腐化以及反對改革的諸般敵對者時,發現宗教改革最大的敵人是人性深處的怠惰,當人出於惰性而對真理與公義麻木不仁時,改革的力量無法凝聚,而這正是人性的真實面貌。
「傲慢」( arrogance )與「自恃」( complacency )造成的困難,前者是「由於愚蠢地相信自己的公義,就是當一個人自以為他所有的,可使他蒙上帝喜悅」;後者是「一種不注意行為的態度,因為許多罪人沉迷於罪惡的快樂中,忘記了神的審判,麻木不仁,不知期望神的慈愛」。加爾文稱這兩種習性為「怠惰」( sloth ),前者的自信與後者的麻木都阻隔了基督的呼召。在台語裡對於懶惰的稱呼,往往與遲鈍而頑固不冥有關,如 suai(n)- suai(n) 、 nuah- nuah 、 tun-tun ,而本地文化人們經常席於虛偽做作,諸如官場的浮誇風氣:因為所以、如此這般、等因奉此。

三、真實的基督徒
老底嘉教會必須 從虛偽回到反璞歸真,需要作三件事情:「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其中,火煉的金子代表考驗過的信心,信心必須藉由苦難的考驗而後成長。白衣代表基督的恩典,老底嘉教會需要以基督的恩典為保障, 而不是自誇自己有多少成就。來自上帝的眼藥 可以使人眼睛明亮,看清楚各種事物的真正價值。
這些對於老底嘉教會的教導,表面看來嚴厲,事實上卻是出於 愛的管教。「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與這也是愛的邀請。「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管教的目的不是為了處罰,而是祝福。「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趁著還可以改變的時候,必須儘早改變:「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四、對上帝說「是」
真實的態度,不只反映在誠實的表現,也反映在真實的服事。因此,保羅非常看重自己在誠實方面的信譽,當他被哥林多教會誤會不真實的時候,他積極地辯護說:「 我有此意,豈是反復不定嗎?我所起的意,豈是從情慾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嗎? ready to say ‘Yes, yes’ and ‘No, no’ at the same time.」( 林後 1.17)一般人的原則—亦可以是,亦可以不是,然而基督徒的原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沒有是,又不是的。
但在現實生活當中,是或者不是,不是或者是,常常模糊不清。一般人以為,隨便講講、敷衍兩句就好了,何必太認真追求是非對錯呢!「社會大學」常常教導年輕人不要說真話:「不要太快說是,也不要太快說不是,留空間給自己可以改變,說了是,還可以改成不是,說了不是,也可以改成是。」「當表達不同意見時,也要一面點頭稱是,才算是謙恭。」「一句話要結結巴巴地說成十句,才有禮貌,不會得罪人。」
然而,耶穌基督的見證卻是真真實實的見證。「耶穌卻不言語,一句也不回答。大祭司又問他說:你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可14.61-62)「 彼拉多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 」(可15.2)耶穌基督一點兒也沒有迴避,他清楚而堅定地回答「是」,緊接著就是十字架受苦的道路。
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說:「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26.19)在上帝面前的服事,就是對上帝的呼召說「是」。
當初代教會第一代神學家殉道者游斯丁被審訊時,有人問他說:「你是不是基督徒?」他回答說:「Christianus sum!我是基督徒!」緊接著就是殉道。
「是」不只是一個字、一句話,「是」一個生命的告白。

來源:聖經與世界瞭望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0 01: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