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88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北頭洋屬台南縣佳里鎮海澄里行政區域之一部份,涵蓋3個鄰。位於佳里鎮市街西北方約2公里的地方,由佳里往青鯤鯓及漚汪兩條道路所形成V字形夾角處。「北頭洋」一名,西拉雅語為「巫女之山」的意思,為西拉雅蕭壠社本社的發源地,傳說該部落原為平地,居住著蕭壠社民的聚落,某夜突然狂風大作,從隔壁鄉將軍鄉的苓子寮吹來兩座飛沙,將原有的部落給掩埋成沙崙,當地人稱為飛沙崙,即現在立長宮後的小沙丘。
荷治時代,荷人自印度引進121頭牛,教導當地西拉雅人農耕並放牧於飛沙崙山麓,配合在當地鑿井供牛飲水用及作為農耕灌溉用水,成為臺灣畜牧業及農業的濫觴。
西拉雅蕭壠社由於早在荷治時期就面臨與外來文化的衝突,又加上漢人大量開墾移居在這片倒風內海旁的庶地,所以蕭壠人在清乾隆年間便大量往內山遷移,有因賴以維生的土地被巧奪而另尋社地、有因番屯政策離鄉背井為清朝政府做軍事防守工作,像吉貝耍部落的段姓、程姓等家族便是從蕭壠的南勢、北頭洋搬遷過去的,進而建立蕭壠最大的支社。
由於北頭洋為古時平埔西拉雅族蕭壠社活動、集會重心,因此幾百年來族人之信仰祭儀場景習俗均傳承保存。每年農曆3月29日,北頭洋族裔以三向儀禮祭拜阿立祖。目前北頭洋的歷史遺蹟有立長宮、慶長宮、望高寮、荷蘭井、飛砂崙、粿葉樹及飛番墓等。另有「北頭洋文化館」是間有關西拉雅平埔族及北頭洋地區資料展示的展館,包含平埔地契、南縣及佳里古地圖、老照片、學術論文、活動照片及實物展示等。未來更將打造平埔意象園區,使北頭洋成為臺灣平埔文化展示的重點區域。
來源: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