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6 01:58: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日,佛陀來到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行化。此時,國內住了一位出名的憍慢婆羅門,不但父母為貴族,上推七代皆是貴族,家世顯赫。身為婆羅門的他,不僅容貌端正、聰明無礙,且廣學多聞,通曉萬部典籍諸論,卻也因此趾高氣揚,仗著家世、外貌、才智、財富高人一等,不敬父母、長輩及師長。他聽說佛陀在附近行化,心想:「我應當去佛陀那裡,若有說法,我即可與他辯論;若無所說,我再默默回來。」

這時,憍慢婆羅門乘著白馬車,前後跟了一群年少婆羅門,有的持金柄傘蓋,有的手持金瓶,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祇樹給孤獨園。到了門口,憍慢婆羅門下車走了進去,佛陀正好在為大眾說法。這時,憍慢婆羅門心想:「沙門瞿曇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我,還是回去吧。」佛陀知道他的心念,便說了一首偈子:

  「憍慢既來此,不善更增慢,
   向以義故來,應轉增其義。」

聽到佛陀所說,憍慢婆羅門心想:「沙門瞿曇已經知道我的來意。」便想頂禮佛陀。此時,佛陀對憍慢婆羅門說:「停止!不須作禮,只要你內心清淨已經足夠。」在座大眾看到此景,同聲讚歎:「真是奇特呀,佛陀!您實在是具足大威德、大智慧。這位婆羅門平日憍慢,仗著家世、外貌、才智、財富高人一等,而不敬父母、長輩及師長。今天卻能對佛陀謙虛卑下,還欲頂禮佛陀。」

憍慢婆羅門恭敬地請示佛陀:「什麼是不起慢?什麼是起恭敬?什麼是善慰諭?什麼是善供養?」佛陀以偈語回答:

  「父母及長兄,和尚諸師長,
   及諸尊重者,所不應生慢。
   應當善恭敬,謙下而問訊,
   盡心而奉事,兼設諸供養。
   離貪恚癡心,漏盡阿羅漢,
   正智善解脫,伏諸憍慢心。
   於此賢聖等,合掌稽首禮。」

隨後,佛陀為憍慢婆羅門開示種種妙法,並且次第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過患與遠離煩惱的種種方法,使其清淨自心。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體解四聖諦――苦、集、滅、道之理,證阿那含果。

婆羅門從座上起身後頂禮佛陀,並且合掌請求:「佛陀,我能出家、受具足戒嗎?」佛陀隨即慈悲應允。

婆羅門出家後獨自思惟:「善男子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應以正信出家而學道……。」由於這念心已解脫憍慢的束縛,便證得阿羅漢。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

省思
所謂「我慢高山,法水不入」,驕慢往往障蔽了自性智慧。如果我們能清淨這念心,念念都起善念,恭敬長上,盡心供養;對下謙卑,善加安慰勸導。消除了我慢山,智慧法水才得以流通無礙。


來源: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31 04:1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