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8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11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儒教雖位列三教之首,然而道、佛二教的存在毫無疑義,惟獨儒教之有無,世間爭論頗多。細想倒也難怪,儒教一統華夏兩千餘年,其神髓注于人心,那身宗教的外衣早已是可有可無之物。佛教常說“性空妙有”,道教亦說“大象無形”,儒教雖不言,實深得其意焉!
“三教之首”遭遇的尷尬————儒教存在與否的爭論
中國是否存在儒教,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不存在儒教,只有儒家的學說,它不是宗教。有的認為存在儒教,孔子是教主。後者認為漢武帝利用政治權利把孔子學說宗教化,定儒教於一尊。隋唐時期儒、釋、道稱為“三教”。儒教體系真正完成于宋代。它以中國封建倫理“三綱”、“五常”為中心,吸取佛、道的宗教思想和修養方法,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使宗教社會化,把俗人變成僧侶,使宗教生活、僧侶主義、禁欲主義、蒙昧主義、偶像崇拜滲透到每個家庭。
關於儒家到底是學說派別還是宗教的問題,一直以來,在學術界都存在非常激烈的爭論。許多研究中國哲學與思想的國內學者認為儒家不能算是一種宗教,其理由是儒家並沒有受到崇拜的人格神,沒有一個類似基督教的“天國”或者佛教的“極樂淨土”那樣的彼岸世界,也沒有超脫凡俗的出世思想。而不少國外學者則將儒家當作宗教來研究,他們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幾條:
首先,儒教有祭祀的場所。凡是宗教,均有供教徒活動的祭祀場所。孔子去世後第二年,魯哀公就將孔子的三間故宅保護下來,作為祭祀場所。從漢代起,隨著孔子被神化,孔廟也逐漸增多,規模越來越大。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因而孔廟也稱“文宣王廟”。宋代以後,孔廟與祭祀關羽、嶽飛的“武廟”相對,又被稱為“文廟”。到了20世紀初,中國幾乎每個縣都有一座文廟,總數達到兩千左右。在舊中國,學童入塾,每天上下學都要向孔子排位磕頭敬禮。
孔廟不僅存在於中國,而且像佛寺和教堂一樣,隨著儒教的傳播而出現在異國的土地上。西元285年,《論語》傳入日本,儒教逐漸引起統治者的重視。歷代德川將軍都擁護儒學,設立學府,修建孔廟,設孔子像。韓國首都首爾的孔廟富麗堂皇、香火不斷,現居韓國的孔子後裔仍身居顯職。
其次,儒教有自己的教義。儒教實際上是把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當成宗教來信仰,這與伊斯蘭教徒信奉《古蘭經》的程度相比毫不遜色。儒教把封建宗法制度與神秘的宗教觀念融為一體,信奉“天地君親師”。而“四書”、“五經”就是儒教的教義經典。
再次,儒教有自己的宗教禮儀。宗教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有一套祭祀的禮規儀式。兩千年來,人們逐漸在祭孔大典中加入佛教、道教的宗教儀式,祭孔大典在發展中日臻完善,宗教色彩也愈加濃厚。
不過,不得不承認,儒教是一種特殊的宗教,具有許多不同於其他宗教的特點:一是神秘成分少。佛教有天堂、地獄、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之說,相比之下,儒教的神秘成分少得多。二是沒有神仙派系。道教除有“三清”、“四禦”等天神之外,還有天仙、地仙、散仙等等。佛教的神靈陣容更為龐大,分為佛、菩薩、羅漢、天神四大類。儒教廟宇中雖然也有“四配”、“十二哲”等,但更類似于紀念堂。三是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佛教寺廟、道教宮觀,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都有專門的神職人員,還有嚴格的等級和不同稱謂,入教有一定的程式、儀式。此外,佛教、道教還有“出家”、“在家”之分。儒教信徒則無需舉行儀式,也沒有作為專職祭司的神職人員。
儒教究竟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哲學理論體系,還是具有世俗成分的特殊宗教,這樣的爭論恐怕會一直持續下去。無論如何,儒教的教義,或者說儒學的觀念主張,已經深深植根於千年的中華文化土壤之中,成為了所有炎黃子孫共同的文化根基所在,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從這個角度看,或許嚴格區分儒家到底是“學”還是“教”,已經不重要了。
來源:清虛道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