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台灣適合種咖啡的地理條件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21 20:00: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很多人認為台灣不適合種植啡,或者說台灣不可能種出好咖啡。所謂的好咖啡指高品質咖啡。咖啡種植及品質影嚮因素,除了品種之外,最重要的是種植地區的氣候條件。有些地區生產的咖啡苦味強,有些地區的酸味重,有些地區卻有很特殊的香味。主要影嚮因素為該地區的氣候型態。

1. 咖啡種植參考條件

環境會影嚮咖啡的品質。環境指種植咖啡的當地土壤及氣候條件,有緯度、溫度、海拔高度和雨量等。以下為種植咖啡的基本條件。

緯度:南緯24°- 北緯25°(即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高度:自海平面到海拔2500公尺。基本上羅布斯塔咖啡種植在低海拔地區,自平地到海拔300-400公尺;阿拉比卡咖啡自海拔400-2500公尺為適合種植的高度。

緯度:熱帶地區 – 海拔2000 到 2500 公尺

亞熱帶地區 – 海拔300 到 1500 公尺

溫度:15°C 到 24°C,基本上不要低於5°C,也不要高於30°C。太高與太低都會影嚮咖啡樹成長。咖啡樹特別怕低溫霜害,0℃時容易受霜害。高熱則會造成葉面燙傷,抑制咖啡樹成長,使咖啡樹呈現休眠狀態。

雨量:平均年降雨量在2000--2300mm之間,年雨量不低於800--1300mm。除了乾旱期外,降雨期間最好要長而平均。

以 上關於緯度、高度、雨量、溫度與品種的關係,是種植咖啡的基本資料,供作參考。應互相參酌運用。其中雨量和溫度二項比較重要,就是說種植咖啡的地點選擇, 要注意當地雨量和溫度問題。年雨量如果缺乏不足,會影嚮咖啡樹的正常成長。持續性高溫也會影嚮咖啡樹成長,溫度過低,遇有下霜情況,又會使咖啡樹受到霜 害,造成落葉,嚴重影嚮開花與結果。開花期遇到雨量太多,也會影嚮花的授粉。

雖 然傳統上有一種說法認為在南緯25度與北緯25度之間為咖啡生產地帶(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南北迴歸線之間為咖啡帶)。實際上位於北緯25度多的日本琉球也有 咖啡種植,位於北緯26度多的尼泊爾也有種植咖啡。澳洲咖啡也是種植在南緯25度以下,布里斯本至雪黎之間的廣大延海地區。所以,所謂南北緯25度之間的 咖啡帶說法,實際上已經不存在。頂多只能說大部份種植咖啡的國家,都位於這一區媿。有一種說法,認為北迴歸線附近種出來的咖啡品質最好,那是毫無根據的廣 告詞,聽聽就好。若有根據,請拿出來,廣告也要有跟據,不是嗎?

至 於品種與緯度和高度的問題,以arabica來說,由於阿拉比卡咖啡樹不耐熱,高溫期間容易造成傷害與停止成長。一般都種植在海拔比較高,溫度泠涼的地 方。在赤道附近,平地和低海拔處的溫度一向高至35-40度以上,不適合種植咖啡。適合種植的位置自然拉高至2000-2500公尺以上。至於亞熱帶的 1500公尺以上地區,冬季氣候大概都會出現低溫情況,會造成霜害,也不適合種植咖啡。某些地區平地雖然夏季溫度會高至30℃以上,容易造成咖啡樹成長停 滯。由於不是長時間性的持續高溫,加上日夜溫差大,咖啡樹的影嚮不像霜害那那嚴重。Arabica咖啡就可以在平地至海拔1500公尺之間種植。

台灣地區若要在山區種植咖啡,建議種植高度不要高於海拔800-1000公尺。最適當高度在500至800公尺之間。以2005年三月間發生的寒害為例,那次寒流在海拔800公尺以上山區降下不少雪,大部份作物都被積雪給覆蓋,700-800公尺地區雖無降雪,卻遭受到霜害。使2005年該等地區的咖啡產量減產許多。

平均年雨量若低於800㎜,水份不足會造成咖啡樹枯死,或成長停滯。這種地區必須考慮是否有地下水源可供應用,或者採用省水的滴灌方式。

所以,所謂的世界咖啡種植帶一定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以及咖啡一定要種在山上的看法,要稍做調整。咖啡種植主要以當地氣候條件和水源供應做為考量要素。

2. 台灣適合種植咖啡的基本條件

台灣的地理位置在北緯21.9度至25.2度之間,南部和北部的溫度差異大。

緯度:台灣地區由南部的屏東到中部的台中為主要的咖啡種植區,緯度為22.7度至24度之間。(牙買加的藍山地區約在北緯18.2度,夏威夷的Kona地區約在北緯19.7度,與恒春的緯度很近。)

氣候:台灣的氣候在中部以南為亞熱帶型氣候,北部及高山地區為溫帶型氣候。
溫度:平均溫度在15-24℃之間。

雨量:台灣全年平均雨量在1500-2300㎜之間。中、南部的降雨集中在五月至八月間。降雨量能夠平均分配最理想,如果降雨量太過集中,表示降雨期間雨勢會很強,造成對咖啡樹的傷害。

土壤:以砂質壤土最適合種植咖啡,咖啡需要微酸性地質。pH值在5.2-6.2之間。砂質壤土的排水性佳,壤土的排水性不良,容易因積水造成傷害。目前又有一個似是而非的歡念,認為種在火山地形土壤的咖啡品質才最好。實際上,世界各地好咖啡並非都種在火山地質。千萬不要受到這種廣告詞影嚮。

咖啡樹成長所需的土壤成分需求:
分名稱 數  量
P (resin)  15-30 µg/cm3.
P (Mehlich 1)  10-20 ppm
SO4-S 10-15 µg/cm3
K% CEC (pH 7.0) 10-15%
Ca% CEC (pH 7.0) 40-60%
Mg% CEC (pH 7.0) 10-15%
V% 60-70%
CEC (pH 7.0) 7-10 meq/100 cm3.
B (hot water)  0.4-0.5 ppm
B (0.05 N HCl) . 1.0-1.2 ppm.
Cu (Mehlich 1)  2-3 ppm
Zn (Mehlich 1)  4-7

資料來源:http://www.coffeeresearch.org/agriculture/soil.htm

3. 台灣種植咖啡之四大考驗:颱風、水浸、高溫與霜害

台 灣地區屬於亞熱帶型氣候,高溫多濕,夏季雨量多,颱風也多。颱風往往帶來充沛雨量。風強雨大容易傷害到咖啡樹。由於咖啡樹的葉片多,樹冠層厚,加上根系 淺,不耐強風吹襲, 容易被颱風吹倒。特別是屏東地區屬於平原地形,受到風和雨的傷害程度會更嚴重。因為平原地區缺乏自然的擋風地形,作物容易遭受颱風傷害。

平原地形的排水性也比較差,大雨過後,咖啡園內比較低窪地區會出現積水現象。若是排水不良,在長期下雨情形下,長期積水或大量積水都會造成咖啡樹因水傷而逐漸枯死。

高 溫會灼傷咖啡葉片,葉片光合作用受影嚮,咖啡樹成長受 到抑制,使咖啡樹呈現休眠狀態。位於南台灣高屏地區的平原地帶,每年自四月至八月為高溫期。若欲在這些地區種植咖啡,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地區,以及做 好必要的排水設施。還要考慮加強遮蔭與防風設施,降低咖啡園區溫度,以利咖啡樹成長。防風設施做得完善,可以避免辛苦經營的咖啡園,在一夕之間遭受颱風摧 殘而全園盡失。

4. 寒流低溫對咖啡樹的影嚮:

2005 年三月一波超級寒流對台灣咖啡界是一個福氣。因為我們還未有任何咖啡種植上的資料,特別是低溫對arabica咖啡樹的影嚮。當台灣各地從平地到高山都開 始在種植咖啡樹時,即遭遇到寒流霜害影嚮。正提供我們一個觀察的機會,給我們瞭解甚麼地方比較適合種植,比較容易照顧;那些地方可能容易遭受霜害造成涷 傷,為減少沒必要的損失,應避免種植。雖然一般認為咖啡樹種植在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其品質最好。不過,以台灣地區來說,800公尺以上山區的作物容 易受到冬季低溫所害來的霜害,所以不要種在太高的山區。

其次,所謂阿拉比卡咖啡要種在1000公尺以上,品質才較好的歡念,是指赤道附近的咖啡種植。台灣位於北緯22度以上,相同高度的氣候條件,很明顯不一樣。即赤道附近海拔1000公尺的條件,在台灣大概是500-700公尺。再高,經營風險比平地種植更大。

低 溫對咖啡樹的影嚮,就是造成涷傷,使花苞和花,以及葉片細胞受損、枯萎、乾燥、掉落。涷傷之後三至四天,葉片下垂,葉面有風吹過的擦傷痕跡,逐漸乾燥掉 落。換句話說,常綠性的咖啡樹,在受害後造成嚴重落葉現象。葉片掉落地面,雖不致於造成整株死亡,輕者會影嚮當年產量,嚴重則造成隔年結果的現象。如果連 年有低溫,可能出現連年缺果的情況。

所以,會出現低溫降霜的地區,並不適合種植咖啡,這是咖啡種植基本常識。以台灣地區來說,中部以北地區,和高海拔地區(偏中部為500-700公尺,偏南部為600-800公尺),並不適合種植咖啡。種植風險比較大。

不過,可能有例外情形出現,就是在遮蔭樹下的咖啡樹受害情況會減低。遮蔭樹有遮蔭和防風效果,會降低寒流為害程度。如果想要在中高海拔山區種植咖啡,為了滅少寒流傷害,必須考慮搭配遮蔭樹。或者選擇避風的坡面,避開遭受塞風直接吹襲。


來源:屏東咖啡園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01: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