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7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竹篙厝仁和宮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29 01:44: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位於台南市東區德高里的「竹篙厝仁和宮」,又稱「德高厝仁和宮」,因主祀玄天上帝,所以又稱「仁和宮上帝廟」,據《台灣縣志‧卷九‧雜記志》中的寺廟記載:「在仁和里,上帝廟,在下灣,偽時建。」可知其為明鄭時期所創建。之後於道光30年(1850)由仝卜年籌資、咸豐9年(1859)由劉瓊芳籌資、昭和12年(1937)由陳振聲籌資、民國48年(1959)由劉懋德籌資,共做過四次的修建,並於民國60年(1971)增建北側,民國64年再度重修迄今。

而之所以稱為「竹篙厝仁和宮」,其緣起於明鄭時期,該廟為仁和里下灣庄的主廟,後來至明末清初時,陳元亨來台至當地開墾發跡,成為當地大戶,之後其子孫陳世寧在清乾隆年間,曾遇當年微服私訪台灣的知府蔣允焄。當時陳世寧並不知蔣允焄是知府大人,只是親切地招待他一起吃蕃薯湯,之後還贈送一大擔的蕃薯給蔣允焄,並請人送至蔣允焄府上,才因此得知蔣允焄為知府大人。

二人結為至交後,當時的趙知縣於乾隆31年(1766)賜「齒德可風」匾陳家懸掛,意指其「德高望重」之意,自此當地便稱陳宅為「德高厝」,之後下灣庄演變為「德高厝莊」。

直到道光年間,德高厝的由來原意可能已被遺忘,加上當時村莊周圍均種植刺竹,所以就將「德高厝」逐漸寫成台語的諧音「竹高厝」。

之後於日據大正八年(1919),台南市地方行政區域大幅調整,仁和里將被裁撤,里民為避免沿用200多年的仁和里被遺忘,遂將原里名冠在廟名之上,上帝廟改名為「仁和宮上帝廟」。

仁和宮上帝廟是目前台南市郊區創建於明鄭時期的古廟宇之一,雖經多次整修重建,已非當時舊貌,但廟內仍保留一些古物,如乾隆年間的石刻香爐等,殊堪珍貴。

文出:行政院文建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8 22: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