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皮影戲 {24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17 17:38: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2-1-17 19:05 編輯

皮影戲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皮影戲」台語稱為「皮摎戲」,俗作「皮猴戲」,是以燈光映照由掌籤人操縱的平面皮偶,投紙在布幕上,並配有唱腔及音樂的戲曲。more


傀儡戲是由人操縱絲線以控制傀儡的一種偶戲臺灣流傳的傀儡戲以懸絲傀儡為主(其他尚有杖頭傀儡等),就功能而言除煞是懸絲傀儡最重要的功能,如用開廟、入厝、酬神等。讓傀儡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布袋戲起源於四百多年前的福建,在台灣二百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後已成為最具本土文化色彩的民俗曲藝。

布袋戲是鄉土文化藝術的結晶,融合了雕刻、彩繪、刺繡、語言、掌技、音樂與戲劇等藝術。欣賞一齣布袋戲等於是對自己的母語文化的總體驗。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 是一種民間藝術,顧名思義其演出是利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戲劇,是世界許多國家皆有的一種戲劇形式,如土耳其的皮影戲稱為 Karagöz。

藝人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再伴以音樂和歌唱方式演出,有「電影始祖」之美譽。

在過去電影、電視等等媒體尚未發達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在中國,皮影戲亦是湖南省長沙市的代表藝術,流行於湘潭縣、長沙市望城區、長沙縣、瀏陽市、寧鄉縣等地。

受到外在環境以及獸皮材料質地上的差異等種種因素影響,皮影戲偶造型風格各地不同。


歷史:

皮影戲又叫燈影戲,它是用燈光照射到刮薄的牛羊皮上,通過人物剪影的活動來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民間戲劇藝術。

皮影是起源於中華民族的藝術,結合了民間工藝與戲曲。

皮影戲歷史悠久,不少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方士李少翁進言說他有招魂之術,並設帳弄影以招嬪妃李夫人之亡靈。

正如陝西皮影的流傳:「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

另一說亦與亡靈有關,唐代俗講僧在佛寺利用燈影說理和超渡亡靈。

所以,皮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

無論如何,皮影戲至宋朝時已有相當的規模與水平,而且相當盛行。南宋時,杭州更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

至元代,軍隊更帶同皮影班子隨軍遠征,將皮影傳到中亞的國家;在13-15世紀,由西亞再傳到歐洲各國。

皮影盛行於關中一帶,傳統劇目就有計數百本,唱腔則多達幾十種。

皮影戲於明朝萬曆(1573年-1619年)年間已十分盛行。

明末清初,皮影藝術與道教結合,產生了環縣道情皮影。

至清朝,皮影藝術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當時很多大戶人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安置精工影箱和私養影班為榮。

清光緒以前,皮影戲的影人是用牛皮鏤空製作的,花紋粗糙,也無色彩,後來經過藝人的努力,改用7層皮紙做的襯殼來製作,並雕刻出各種花紋,著上色彩,同時根據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臉譜。影人一般7寸左右。而在民間,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皮影戲班。

但在清朝後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場聚眾起事,曾出現禁演影戲和拘捕皮影人之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民不聊生,皮影更一蹶不振。

不過在抗日戰爭中,福建漳州就以皮影戲來宣傳抗日的鬥爭。

雖然皮影戲得以復甦和發展,但仍受電子影視和流行文化所衝擊。

中國的皮影藝術經過長期的流變,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諸如山西皮影、隴東皮影、陝西皮影、北京皮影、山東皮影、青海皮影、寧夏皮影等,各自反映出獨有的風格特色。

皮影戲在台灣稱為「皮猴」,於清朝嘉慶年間由潮州藝人傳入台灣,在當時的廟會節慶中,戲臺上精緻的皮偶結合了光影及曲折的劇情,再配合嬌嬈唱腔與喧天鑼鼓,往往演成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幻世界。

兩百多年前,台灣的皮影戲從高雄岡山發源,兩百年後的今天,皮影戲幾經興衰更迭,已走入黃昏,只剩少數戲團及一座展覽館見證著這項傳統技藝在台灣的發展史。


這座台灣唯一的「皮影戲館」位於岡山鎮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內,主題館展示了台灣皮影戲的歷史沿革及發展,也典藏許多昔時演出道具,包括一系列精雕細琢、層疊瑰麗的影偶,以及各式傳統樂器、皮影道具等,在皮偶製作展示區,遊客可自己動手用雕刻刀試雕牛皮,也有光影布幕可讓人實地操玩,一座牛車擬實戲臺,則生動的營造出皮影戲的演出現場實景,專題館則介紹台灣現存五個皮影劇團的歷史、演出生涯與傳承現況,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館方有定期的皮影戲演出,以饗宴喜好皮影戲的民眾,並讓皮影戲的藝術文化得以在高雄縣落實紮根,不僅保存了傳統文化,同時也將皮影戲的演出帶入生活之中。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chen1490 + 5 + 5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5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4 21:3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