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3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7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路加福音十四章16至24節)
這一課是以大筵席這個比喻為基礎。主講述這個比喻是提出甚麼教訓?
它告訴我們神為了所有人的救恩作了很大的預備,神的僕人需要積極、迫切和不斷參與尋找失喪的人,藉以帶領他們完全享受神供應給他們的一切。
為了強調我們身為神僕人的責任,讓我們指出某些詞語和詞組。最重要的兩個詞語引入我們的主題——「盡一切努力拯救失喪的人」——21節的「出去……」
1. 「出去……」(21節)
在這裡我們面對福音的大使命,那就是我們應該「去」(太二十八19;可十六15);比較詩篇一二六6。我們的使命是「出去」到人們那裡,教會任何時候都應該這樣做。身為個別的基督徒,或者我們組成的教會,我們都面對一個很大的危險,就是在傳福音方面墨守成規。那危險是我們變得自私,滿足於自己得救,對那些在外面,需要對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拯救有認識的人,並不感到或顯出任何關心。神的計劃是每個得救的人都應該出去找未得救的人,藉以將他們帶到大筵席中——帶他們進去享受神在耶穌基督裡賜下的救恩。留意我們應該去哪裡:-
2. 「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21節)和「到路上和籬笆那裡」(23節)
比喻中的僕人要真的走遍全區,找那些要被邀請參加宴會的人。這就是初期的基督徒要做的工作。以使徒保羅為例:無論他到哪裡,無論那是城市、市鎮或是鄉村,無論他是在會堂、監獄或皇宮,無論他面對群眾或個人,他都在尋求令失喪的人明白主耶穌基督的拯救。你有否細看你城中的街道,然後出去尋找那些失喪的人,帶領他們到基督跟前?我們甚麼時候要做這工作?21節也給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3. 「快出去」(21節)
傳福音的工作是非常迫切的,因為周圍的人沒有神,也沒有盼望地死去。他們有些是我們所愛的人、我們的朋友和鄰舍,我們必須警告他們,他們現時面對甚麼危險;他們沒有基督,將來會有甚麼命運(結三十三7 – 8)。比較詩篇五十一篇14節,在那裡大衛祈求自己不會有那些他沒有憑自己的良心警告的人的「血」。我們必定不能拖延,因為拖延可以是否認——閱讀約翰福音四章35節、九章4節。
4. 「出去……領來」(21節)
僕人不單需要邀請人們來參加大筵席,也要帶領他們。你有沒有詳細閱讀主以神蹟醫治人的記載?有沒有留意別人帶到祂面前的人,有多少個被祂醫好?——馬可福音二章1至12節是一個例子。很多人可以參與這事工。或許你不能傳講福音,但如果你的牧師這樣做,你可以帶朋友出席聚會,讓他們聆聽別人忠實地教導神的道。我們在所有傳道中必須重申的重點是「每個人帶領一個人」。我們需要找尋誰和帶領誰?
5. 「出去……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21節)
這肯定表示我們要找尋各種人,讓他們可以被帶去認識主,甚至是那些我們會形容為「難以應付的人」,因為「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是有很大需要的人。沒有人是神的愛或聖靈的能力不能接觸的;沒有人對祂來說是太難應付的。我們需要做保羅做的事(林前九20 – 22)。我們不能成功地說服所有人參加大筵席,但我們應該渴望「盡一切方法拯救一些人」。在嘗試帶領別人到主面前時,我們要用多少說服力?
6. 「出去……勉強人進來」(23節)
個人得救的問題是那麼迫切,我們不能接受「不」這個回答。當然,他們總是提出藉口,不接受神的邀請,不接受祂提供的東西,路加福音十四章18至19節的藉口其實相當現代。我們必須不理會這些藉口,以充滿愛、禱告和懇切的壓力,為主贏得別人。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尋求聖靈的合作,以及祂折服和改變人的事奉(約十六8 – 11)。我們明白神心裡渴望人們得救時,便應該催促別人進來。我們在23節看到神的渴望是多麼深:-
7. 「出去……坐滿我的屋子」(23節)
神希望祂的屋子坐滿人。因此我們讀到約翰福音三章16節和彼得後書三章9節。我們有這份渴望嗎?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