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布袋戲」亦稱「掌中戲」是臺灣最盛行的偶戲。
它的戲曲、聲腔、劇本以南管、北 管及潮調為主,三大流派在臺傳到第二代,漸漸衍化發展出更多派別各派藝人精英輩出,各顯神通,也互有消長。
布袋戲的發展:
布袋戲傳入臺灣歷經清朝、日據時期到臺灣光復,兩百年間,不祇是時間的推移,更因社會環境的變化,觀眾口味的轉換,以及布袋戲班為了生存不斷自我適應,使得這個小小偶戲的面貌變化多端,可以概略就地區分幾個比較重要的時期來看它的變貌。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此外在福建寧德福鼎市亦有流傳,當地人稱之為大拇指戲。
而在潮汕地區則稱為紙影。
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
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近現代,布袋戲在華人地區,以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
布袋戲在台灣所扮演的角色,與宗教信仰、天地神人關係、經濟時令、文化價值的傳承與維繫既定社會階層的穩定性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
布袋戲戲台:
不管哪種形式表演,布袋戲的演出都需要有戲台,該戲台一方面作為區隔前後台以及觀眾與演出者之間的功能,一方面提供演出所需要的戲劇布景。
布袋戲發展之初,戲台較為簡陋,僅用扁擔,布廉架起簡易戲臺。
實際樣貌多為:「上有木雕小台閣,下垂藍布」,後來布袋戲逐漸受歡迎,戲台也變得較為複雜,繼而誕生了早期的四角棚。
該三至五公尺寬之戲棚其構造類似於一座小型土地廟,有四根柱子,中間是大廳,為戲偶活動的舞台,其四面之中,三面皆空,大廳中有一層交關屏,用來遮掩演藝人之用,早期的四角棚的裝飾及雕刻都較為簡單,但後期逐漸發展得更為複雜精緻,配合木雕技術以及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來製作戲台。
19世紀,布袋戲發展出六角棚戲台,又稱作稱彩樓,其在舞台的左右前方各加一個斜面,吸引左右兩側的觀眾,此種六角形舞台設計,雖戲台場寬雖未大幅度增加,卻使得戲台空間及視覺效果更加富變化。
這種改良自『六角棚』的布袋戲舞台。
理論上又有「水流外」與「水流內」的差別,不但將頂蓬加大,超出底座範圍,又將擴大後頂蓬加入南方建築的疊斗式樑架、藻井等結構,同時也加強了如:垂花飛簷、雀替斗拱及窗櫺等外加飾物,使得整個戲台顯的更氣派而精緻。
因為色彩鮮豔,所以有了「彩樓」名稱。
後來,更加強了頂蓬、底座以及龍柱三個部分。
彩樓式戲台,雖然能吸引觀眾且本身即為雕刻的藝術品,但造價昂貴且搬運不易,因此並非所有戲班皆能夠負擔得起,因此在台灣於1930年代後,出現了一種看板式的彩繪戲棚。
這類戲台的裝飾圖案全數以平面彩繪的方式製作,其造價便宜也易於搬運,且舞台效果並不輸給傳統戲台。
台灣:
台灣傳統布袋戲的舞台表演,仍有一定觀眾在台灣,早年許多從漳州泉州流傳過來、保留一百多年沒被破壞的社會架構及傳統語言(閩南語)流傳,提供布袋戲一個良好的研究與展演環境,這是讓偶戲蓬勃香火延續了四、五代之久的主要原因。
戰前時期:
1750年代,大量閩南移民進入台灣,布袋戲也隨之傳入,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被稱作古冊戲,口白較則文雅多詩詞,講求動作的細緻性,伴奏音樂以南管音樂、北管音樂為主。
根據《台灣省通誌卷》學藝藝術篇,南管布袋戲是台灣最早的布袋戲。
這一類型的布袋戲後來雖不再是主流,仍存在於尤其臺北地區的少數劇團中,如小西園、亦宛然等。
1920年代,以武俠戲為主的布袋戲逐漸在民間發展,其與傳統布袋戲主要的不同在於劇情上,多採用清末民初新著的武俠小說,例如《七俠五義》、《小五義》等。因其表現手法重視各種奇特劍招與武功的展現為主,故稱為劍俠布袋戲。
而劍俠戲的代表人物為五州園的黃海岱和新興閣的鍾任祥,1930年代,台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布袋戲也因為皇民化運動而有了改變,包括後場禁用中國傳統的北管鑼鼓、改用西樂,戲偶雜用中、日式戲服和戲偶,其劇目常為水戶黃門等日式劇本;戲偶多為日本服飾造型。
演出則以日語演出。
雖然此種皇民化布袋戲因語言文化的隔閡,不被台灣大眾接受,但其中的一些表現手法,影響了後來金光布袋戲的演出方式,包括音樂、布景等。
金光布袋戲時期:
戰後的1950年代,金光戲開始在中南部各地的野台戲中開始發展。
除了在劇情上仍延續劍俠戲時期的武俠內容外,也開始新創劇情及主角。
另外,在戲劇之外的表現手法上,金光戲採用華麗的布景、金光閃閃的戲服,並以燈光或其他特效來增加武打的效果。
在音樂方面,不少劇團改以唱片播放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後臺音樂。
此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五州園第二代的黃俊雄和新興閣第五代的鍾任壁。
黃俊雄的布袋戲,將戲偶大小由原本的一尺二最後加大到三尺三,並隨後布袋戲帶入電視界。
鍾任壁在22歲時自組新興閣第二團,曾在嘉義市文化戲院等戲院首演,之後,內台戲於1970年代蔚為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