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54|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只節能 更重潔能的越野王者,M-BENZ G350 BlueTEC L試駕印象(上)(29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2-3 09:08: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提到M-BENZ的G-Class這款車,恐怕多數的車迷以及包括筆者自己,都得對它抱持著肅然起敬的心態,因為這款車從1979年誕生以來,直到今日從未進行過改朝換代的動作,換句話說,今日所試駕的這輛G350 BlueTEC L在車體結構與基礎設計上,皆與1979年M-BENZ G-Class初出道時是完全相同,甚至在部分的零組件上都還能夠彼此共用,在當今車壇之中要找到能夠與G-Class在這一方面相提並論的車款,恐怕也只有LAND ROVER的Defender一款而已,但是1983年誕生的Defender,在歲月的累積上始終還是不如G-Class來的悠久,更何況LAND ROVER已經明確的表示要在2015年推出全新世代的Defender,而M-BENZ對於G-Class仍然採取不斷的進化、改良的動作,何時會正式退位始終都只停留在傳聞階段而沒有確切的時間。

 
外型上完全延續著1979年時的基本設計,靠著在30餘年的不斷粹練之下,歷經數次的大小不等的幅度修改與翻新後,才能夠跟隨的上現今的美學觀感。

 
G-Class歷經30餘年的各種衍生版本。

事實上,M-BENZ在開發G-Class時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07年,當時DAIMLER車廠曾經開發一款四輪驅動並擁有四輪轉向設計的Dernburg Wagen,並在1926年推出第一款以「G」名的車款:G1,其中取名為G的原因是德文Gelandewagen的縮寫,意思是可以因應〝全地形〞的汽車,隨後G系列還從G1一直發展到G5,其中G4還曾經在二戰期間扮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座車的重要角色。

 
早期對於G-Class的設計草圖。

 
現今三種不同車身形式的G-Class。

 
M-BENZ 為若望保錄二世在1980年出訪德國時所特製的「教宗車」(Popemobile),以8厘米厚的防彈玻璃製成的加高透明車尾,讓教宗安全無虞地接受歡迎。

 
德國警方所使用的G-Class。事實上,台灣的國道警察也有使用G-Class的情況。

1972年M-BENZ尋求奧地利的Steyr越野車專業廠來共同研發,由M-BENZ 負責車輛的設計,而Stey則負責傳動系統與越野性能相關的專業領域,並且興建全新的廠房來從事生產的工作,而這樣的結合不僅促成了G-Class的誕生,同時彼此的合作也一直傳承至今。

 
在奧地利以手工方式生產的G-Class。

以德軍需求競標為前提所開發的G-Class,其設計地目標非常簡單明確,那就是要能夠在險惡的地形上能夠發揮耐用、可靠且勇猛頑強的性能,以以滿足嚴苛的軍事與專業需求,而且也必須在高速公路上發揮平穩高速行駛的能力,更能夠符合多數消費者在日常使用上的配備與舒適感。目標明確、簡單,卻是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儘管在當時G-Class因為價格過於昂貴而在軍方的訂單中敗北,但是在民間消費市場上卻獲得了成功的契機。

 
G-Class以兩支粗壯且高強度的大樑作為整個車體的基礎,再輔以數個橫向支架以強化車身的剛性。

 
後輪懸載結構設計與差速器鎖定裝置(綠色)。

為了符合軍事用途簡單、耐用的需求,G-Class以兩支粗壯且高強度的大樑作為整個車體的基礎,再輔以數個橫向支架以強化車身的剛性,當其它越野車款還在使用傳統的葉片彈簧之時,G-Class便已配備了大型的圈狀彈簧與長行程的避震系統,不僅確保了G-Class過人一等的越野能力,同時也為日後的不斷進化與改良留下了無限的空間。

 
以今日的眼光來看,眼前的這輛G350 BlueTEC L的方正外型,或許不是那麼的具有現代化美感,卻絕對是個性十足。

 
位於車首引擎蓋旁的大型方向燈組,能夠發揮讓駕駛人清楚瞭解車首定位的效果。

 
車側踏板是身為越野車款的必備選項。

 
要在現今的乘用車款之上找到這種配置軟質擋泥板的車款,應該已經很不容易了。

 
在眼前的這輛G350 BlueTEC L之上,你可以看到最傳統、最不容易損壞卻也毫不遮掩的車門鉸鍊設計。

而且從最初期的G-Class到今日所試駕的G350 BlueTEC L,全數都配備有獨步車壇的三個差速器鎖定的強大功能,不像現今多數LSUV大多仰賴電子系統來達到相同的作用,G-Class傳統的機械式鎖定結構,幾乎不使用任何的電子儀器來進行,紮紮實實的賦予G-Class在必要的時刻、任何的時候,只要有任何一個輪子還保有一點點的循跡性,便能夠帶領G-Class突破任何的障礙、向前邁進!當然,駕駛人也可以依據實際的需求,依序將中、後與前輪的差速器進行鎖定,甚至可以讓駕駛人在行進間完成三個差速器鎖定或解除,賦予G-Class幾乎沒有對手的越野性能!也因此,強悍的實力也讓G-Class日後還是獲得了德國軍方的青睞,甚至也在許多國家的軍隊中服役。

 
早期的G-Class內裝設計。

 
中期的G-Class內裝設計。

 
G350 BlueTEC L的車室鋪陳還算現代化,但是諸如旋鈕式的COMAND控鍵組等新世代M-BENZ車款的特徵,在這輛最新年式的G350 BlueTECL之上還是始終未能得見!

以現今的造車工藝主流來說,像G-Class一樣採用分離式梯型大樑與前/後固定輪軸的設計,雖然賦予了極佳的越野性能,但是對於一般道路的行駛反而成為了較為落伍、不利的因素,但是M-BENZ傑出的設計工程讓G-Class得以在一般道路與艱險的越野路面中都能展現出水準以上的操駕特性,更是在車壇中豎立了難以超越的典範。

 
內建DVD換片機的COMAND音響主機。

 
雙區恆溫空調。

 
在駕駛座前方設有滅火器,以備不時之需!

 
設計在窗框上的電動窗按鈕,完全不怕風吹日曬雨淋,十足的越野車風範!

 
在前乘客座前方設有一真皮包覆的握把,充分展現身為越野車的本質,而本車也僅僅配置雙氣囊而已,堪稱是國內氣囊數最少的M-BENZ車款。

 
G350 BlueTEC L也為後座乘客提供杯架與專屬空調的禮遇。

以今日的眼光來看,眼前的這輛G350 BlueTEC L剛正不阿的方正外型,或許不是那麼的具有現代化的美感,但是車迷們要想到的是,基本上眼前這輛最新出廠的2012年式G350 BlueTEC L,在外型上其實是完全延續著1979年時的基本設計,僅靠著在30餘年的不斷粹練之下,歷經數次的大小不等的幅度修改後,不論是在外觀部分組件與內裝鋪陳設計上都有大幅度的翻新後,才讓這已經超過30餘年的設計還能夠跟隨的上現今的美學觀感。

 

 
傳統韻味的背掛式備胎。

 
行李廂容積可從450L擴充至2250L的水準,而且造型十足方正。其中行李廂固定網為標準配備。

 

事實上,G-Class的基本設計哲學本來就是以實用、耐用、簡單為主要的訴求,太過花俏的設計對於G-Class來說根本就只是多餘的裝扮而已,在眼前的這輛G350 BlueTEC L之上,你可以看到最傳統、最不容易損壞卻也毫不遮掩的車門鉸鍊設計,這樣的作法就是為了確保檢修容易、換裝方便的考量,能用、耐用、易修復即可,好不好看無所謂!十足完全的硬派漢子作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2-3 09:09:56 |只看該作者
不只節能 更重潔能的越野王者,M-BENZ G350 BlueTEC L試駕印象(下)

 
在此回的試駕過程中,AutoNet汽車日報特別駕著G350 BlueTEC L來一趟越野行程,畢竟唯有這樣的場景才有它大顯身手的機會。目前在依據M-BENZ原廠的設定下,G-Class共有五門長軸版、三門短軸版以及敞篷版三種車型設定,而台灣賓士導入國內的車型雖有此回試駕的G350 BlueTEC、G500與G55 AMG等三種動力規格,但一律皆為五門長軸版本的式樣,在越野能力上擁有34度的進坡角與29度的離坡角,同時210mm的最低距地高也提供了優異的越野能力與500mm的涉水深度。

 
台灣賓士導入國內的車型雖有三種動力規格,但一律皆為五門長軸版本的式樣,在越野能力上擁有34度的進坡角與29度的離坡角,同時210mm的最低距地高也提供了優異的越野能力與500mm的涉水深度。

 
在挑戰越野路段的同時,除了先以步行的方式觀察行進的路線規劃之外,同時必要時也最好請其他人在前方觀察指引,以確保能夠以最正確的方式通過各個越野的路段。

而在挑戰部分的越野路段的同時,除了先以步行的方式觀察行進的路線規劃之外,同時必要時也最好請其他人在前方觀察指引,以確保能夠以最正確的方式通過各個越野的路段。而在操作差速器鎖定的同時,也必須依序中央差速器進行鎖定,此時前後軸均分50%的動力輸出,而如果有進一步的需求,則可以再將後軸差速器進行鎖定,此時後方的車輪將平均獲得25%的動力,此時已足以讓G350 BlueTEC L克服多數可能面對的越野狀況。

 

 

 
在G-Class的車首設計中,有部份是可以承受耐重的結構,人站上去都沒有問題!

當然歷經30年以上粹練而能立於不敗之地的G-Class早已為駕駛人提供了周全的設想,必要時駕駛人可以再將前輪差速器進行鎖定,此時四個車輪平均獲得25%的動力輸出,換句話說只要能夠讓車輪著地,G350 BlueTEC L就一定會往前走!只是由於差速器已經鎖定(尤其是轉向輪),因此儀表中央也會立即出現包括ESP、BAS與ABS系統等各種電子裝置失效的警示,而且此時車速也嚴禁超過30km/h,否則在轉向時更容易產生危險、嚴重時甚至有翻車的疑慮。

 
名為4ETS的四輪驅動系統。

 

此外為了進一步滿足克服越野動力上的需求,在排檔座後方還設有一標示為LOW與HIGH的按鈕,這並不是一般車迷所熟知的懸載高低調整,而是加力箱的選擇模式,一般行車情況下皆以HIGH的模式以方便高速行車所需,此時齒比的1:0.87。但如果在必要的越野情況、需要更大扭力輸出時,則可以切入LOW的狀態,此時加力箱齒比為1:2.16,讓駕駛人擁有更大的動力來克服越野障礙或是陡升與陡降的路況!

 
駕駛人可以再將前輪差速器進行鎖定,此時四個車輪平均獲得25%的動力輸出,換句話說只要能夠讓車輪著地,G350 BlueTEC L就一定會往前走!

 
加力箱模式選擇鈕。

 
五門長軸版本的式樣,在越野能力上擁有34度的進坡角與29度的離坡角,同時210mm的最低距地高也提供了優異的越野能力與500mm的涉水深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回整個越野試煉過程中,場地中雖然擁有無數難度不同的坡道,卻幾乎沒有一個能夠難倒G350 BlueTEC L,難倒的只有試車組人員自己的信心與膽量!而且在翻山越嶺的過程中不論是跨壕溝、登險坡,G350 BlueTEC L紮實的車體結構絲毫不曾發出任何一丁點的異音,說明了堅固的車身剛性足以承受高達2590kg的車重,就算是在只有兩個車輪撐住地面的同時,也不會有任何車身扭曲的現象出現!而且高挺的駕駛位置,讓駕駛人擁有充分的視野來環顧四周的〝路況〞,而位於引擎蓋兩旁方正突出的方向燈,也不時為駕駛人提供車首定位的效果。

 

 
265/60R18的胎圈組合。

只是如果硬要挑剔的話,那就是引擎運轉的聲浪確實是吵雜了一些,雖然此回試駕的G350 BlueTEC L是在國內還未正式上市的最新動力款式,但是在高速行駛時鮮明的柴油引擎〝啦啦〞聲卻還是不斷的從車頭傳進車室之內,這種隔音效果大概是筆者近年來所試駕過的M-BENZ車款中最糟糕的一款!但是,這對G-Class的車主來說很重要嗎?別忘了,它的設計純粹是為了實用、耐用與易於維修的考量,而且這車的主要結構更是超過30年前的設計,如今還能夠保有有這種程度的表現,老實說還真該給它拍拍手、真是不容易呢!

 
儘管最大馬力較現行的G350 CDI要小一些,但是仍能讓重達近2.6噸的G350 BlueTEC L依然發揮出僅需9.1秒便完成由靜止加速至100km/h的衝刺過程。

既然提到引擎的部分,就不能不說說G350 BlueTEC L所搭載的最新BlueTEC引擎科技,它使用的是傳統的3.0L柴油引擎,擁有211hp的最大馬力與55.1kgm的強勁扭力輸出,並且可從1600至2400轉的區間維持著扭力峰值平原的輸出特性,在7速手排變速系統的加持下,儘管最大馬力較現行的G350 CDI的224hp要小一些,但是仍能讓重達近2.6噸的G350 BlueTEC L依然能夠發揮出僅需9.1秒便能完成由靜止加速至100km/h的衝刺過程,極速則在175km/h的水準。

 
3.0L柴油引擎在訴求節能之外,更訴求〝潔能〞。

但這些性能數據並不是BlueTEC的重點所在,柴油引擎訴求節能,但BlueTEC更訴求〝潔〞能,它的科技先進之處,在於利用了尿素水溶液注入於引擎運轉的廢氣之中,藉由尿素中的氨讓氮氧化物在後端的SCR轉化器中轉變為無害的氮氣與水,有效減少80%的柴油引擎氮氧化物排出。所以在加油孔的旁邊還可以看到一個獨立的藍色添加孔,每1.2萬km的行駛里程回廠補充一次M-BENZ取名為AdBlue的尿素水溶液。

 

 
打開加油蓋後可以發現有兩個添加孔。

 
右邊的藍色添加孔便是加入尿素的地方。

目前台灣賓士尚未正式G350 BlueTEC L,仍僅有G350 CDI從522萬起的建議售價,但已有部分媒體指出未來G350 BlueTEC L的報價將為567萬起。事實上,國內對於G-Class的消費族群隨然不多,一年頂多也僅有約30輛左右的規模而已,但由於本車室在奧地利委由Magna Styer以純手工打造的方式製作,其稀有程度自然也如同一般超跑一樣,而且由於G-Class的單價確實不低,入門款報價至少都在500萬以上,其地位象徵更在S-Class之上,在國內除成立有專屬的車主俱樂部之外,同時也時常舉辦各種活動、熱心於公益。此回台灣賓士導入這款結合〝節能〞與〝潔能〞的的新選擇,相信也將再度吸引買家族群的青睞。

 
硬要挑剔的話,在高速行駛時鮮明的柴油引擎〝啦啦〞聲不斷的從車頭傳進車室之內,恐怕是G350 BlueTEC L比較跟不上時代的缺點之一。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2-3 20:39:39 |只看該作者
擺明就是衝著"路華'汽車而來嗎.
不過我喜歡.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6 04:5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