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5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作品資料
類別:水墨
作者:袁旃
品名:獨立
年代:1997
尺寸:182.2 × 87.6 cm
媒材技術:重彩、絹
作品賞析:1997年〈獨立〉一圖,是袁旃「變形」作品中既娟秀又勁挺的優秀作品。構圖婉轉有勢,開合俊奇古雅,墨趣與敷彩又極清麗,此畫足見袁旃對中國傳統唐代青綠山水及晚明變形主義諸家研究體會之深;另從畫中物象刻意整齊劃一的佈排,山石釣坎奇詭的正面性與銳利邊角,緊密交織成高低起伏的韻律,而利用幾何造型交叉出一個似是而非的弔詭空間,像是三陵鏡所放射出的層疊景象,配合著散發寶石般炫冷光彩的絢爛色調,〈獨立〉一圖清新有力的現代媚惑感於焉自然呈現。(節錄:林育淳/典藏百選-臺北市立美術館館藏精品)
作者資料
作者姓名:袁旃
性別:女
國籍:中華民國
作者生卒年:1941
作者生平:袁旃1962年師大藝術系國畫組畢業後遊學歐美,1969年返台任職故宮博物院,曾擔任故宮科技室主任。1987年左右,對東、西方文化交融元素的感受,喚起創作熱情,並以「融會貫通、心手相接」,辛勤重拾畫筆,求新、求變,突破既有的視覺成規,是袁旃秉持的創作理念。雖然對傳統有所反省,但袁旃的用筆線條、墨韻意趣仍與明清以來陳老蓮、石濤等人充滿創造新意的表現有著深厚的淵源,而葉維廉先生也指出袁旃在作品的色彩與構圖上,一直和中國傳統繪畫做著弓張弦緊的對話,因此法古、戲古,同時成為袁旃作畫的重要精神指標。至於西方近代藝術中對空間分割重組的設計概念,或是運用對比鮮豔色彩的手法,都在袁旃作品中找到新的出路。
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