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4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連興宮就是竹山、鹿谷地區民眾口中的「媽祖宮」,是該區媽祖信仰的中心,位於竹山路與下橫街交口處的鬧區內,是竹山最古老的廟宇,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西元一七五六年),是當時沙連堡的信仰中心。清朝當時把田仔溪以北的地區稱為「沙連堡」,「連興」就是「沙連堡興旺」的意思。

連興宮前殿為傳統廟宇建築,因年代久遠,牆壁仍為古老土角磚造,頗具特色,廟身則雕樑畫棟,琉璃瓦頂,燕尾飛龍,建物神像均被薰成漆黑,古色古香,雖經多次修建,仍保有多種古物,如神龕門首的「福佈山海」古匾,右壁外牆邊的「正堂馬示」石碑,及道光四年的古碑,宮門兩側的石獅及其基座,正門及其左右邊門的門腳石、宮內圓柱柱礎…..等等,尤其是媽祖左右協護千里眼與順風耳兩尊神像,是福州師父的傑作,為本省罕見的珍寶。而廟內黑面二媽祖更是奇特,雖為木雕,但肢體可活動屈折,為極其罕見的「軟身媽祖」,原為本鎮社寮地區武德宮的媽祖娘娘,因修廟暫駐本宮,後來媽祖聖示願常駐連興宮,因此每年乃有社寮地區例行前來迎回軟身媽巡視的活動。
該宮還有另一特色,就是不但供有註生娘娘,還有十二位助產士,一般稱為「十二婆姐」,神像各具姿態,各司其職,保祐婦女生產安全及嬰幼兒平安成長,全省僅見。連興宮歷來傳奇頗多,有日據空襲時期媽祖化現救民事跡等,總之,媽祖早為民眾心中不可撼移的守護神,就如同照顧民眾的慈母般。事實上,該區民眾很多都是自小為該宮媽祖的契子。連興宮於九二一震災中因土造牆壁實難敵強震,造成了若干的毀損,卻也因而顯露出其古拙質地的原貌,在地方人士奔走之下,終於正式被列為古蹟。
寺廟地址:南投縣竹山鎮竹山里下橫街28號
寺廟電話:049-2642487
資料來源:古今寺廟巡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