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9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十一至十三節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一至十三節)
神的子民最大的需要就是更多的彼此相愛。雖然我們不太願意承認,但事實上,我們身為基督徒在彼此相愛的事上顯出我們的虧欠。有的時候,我們沒有和藹、體恤、仁慈的表現,有的時候,我們在言語行動中傷害了人,或心中充滿嫉妒和猜忌;我們懷有惡意,充滿仇恨,沒有饒恕寬容人的心。為甚麼變成這樣?就是因為在我們的生命中缺少愛。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十二至十三節,保羅為那些他致信的對象──那些剛信主的基督徒──祈禱,求神讓他們更有愛心。這是何等偉大的祈禱,我們為此要彼此代禱!現請注意下列事項:-
(1) 他為他們向神所獻上的祈禱
保羅並沒有祈求神讓他們可得到更大的信心、更大的熱心或更多屬靈的恩賜,雖然這些都是需要的──但他祈求神讓他們有更多更大的愛心──「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我們應愛主自己。請把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六至四十節與約翰福音二十一章十五至十七節作一對照,然後請唸哥林多前書十六章二十二節看說些甚麼!在我們面前的經文裡,保羅並沒有講到我們對神的愛,但卻提及我們彼此相愛,以及愛那些失喪的靈魂。在愛的縱切層面,就有對神的愛;在愛的橫切層面,則有對人的愛,而保羅所講及的,乃屬後者。根據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六至四十節,我們有否彼此相愛(約十三35)?我們有否愛失喪的人呢?我們的生命有否顯露出基督的愛,以至失喪的靈魂就藉而被吸引到祂的面前呢?現在請留意保羅如何展示這份基督的愛:-
(2) 他為他們所展示的模範
這是甚麼模範呢?他在這些初信的基督徒面前所舉出的模範是誰呢?是耶穌嗎?當然,祂是唯一完全的模範,但保羅並沒有提及耶穌作為一個被愛所充滿之生命的榜樣;他卻提及他自己,以及那些與他在一起的人──「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十二節)。換言之,保羅說:「如果你要知道彼此相愛有甚麼效果,你只要看我(及提摩太)就可以了……」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看一下這種愛的標誌或特徵。保羅的生命如何把這彼此相愛的心表現出來呢?
1)他為他們感謝神(一2)。
2)他為他們禱告(一2,三10)。
3)他把福音傳給他們(一5,二2)。
4)他為他們受苦(一6,二2)。
5)他對他們有誠懇的心態(二3、5)。
6)他對他們有溫柔、仁慈及體貼的態度(二7、8)。
)他為他們作出犧牲(二9)。
當我們更有愛心的時候,我們便更有保羅所給予我們的模範。我們有否達到這模範的標準呢?
(3)他所解釋給他們的目的
請看保羅對他們的意願:「好使你們……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十三節)。他祈求神使他們變得更有愛心,以至他們在神面前成為聖潔,因為如果我們成為聖潔,我們便被愛所充滿。請翻閱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四至八節,並注意有關愛的標誌:-
(1)愛是忍耐。
(2)愛是恩慈。
(3)愛是不嫉妒。
(4)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5)愛不做害羞的事。
(6)愛不求自己的益處。
(7)愛不輕易發怒。
(8)愛不計算人的惡。
(9)愛喜歡真理。
(10)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這是保羅在啟示中所得到的一幅有關聖潔、充滿愛心之人的圖畫,發人深省!我們是否符合這標準呢?
(4) 他擺在他們面前的遠景
保羅在祈求神讓這些基督徒更有愛心的時候,便在他們面前引發動機──請參閱第十三節的結尾。實際上,他是在說:「我祈求神使你們更有愛心,『好使你們當我們主耶穌同他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在主再來之前,我們不可能成為絕對的聖潔,因為約翰壹書三章二節對此已作出保證;但在期待主再來的過程中,當我們覺察到祂隨時可能回來,我們便要追求過聖潔的生活──被主的愛所充滿──請參閱約翰壹書三章三節。
當耶穌回來的時候,祂會發現我們已達致完全的境地了嗎?不會!當衪回來的時候,祂可能發現我們無可指責,但在達致完全的境地與無可指責之間,卻有天淵之別。我們在地上不能達致這種完全的境地,但藉著神的恩典,我們都能過一個無可指責的生活(約壹二28)。
在結束這課文的時候,請再留意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十二節──「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惟有主才能做成這工作,而如果我們祈求祂,祂必會作成此工──請參閱羅馬書五章五節及加拉太書五章二十二節。你可會如此祈求神:「主,使我更有愛心……」?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