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2-11
- 最後登錄
- 2024-7-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75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37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衝壓引擎與我─沈默的幕後英雄 梁治國
就衝壓引擎啟始發展時間而言,我國起步較先進國家雖晚了廿年,但近年來的研發成果,卻已逐漸拉近差距;尤其是去年本所依時順利完成火箭衝壓引擎關鍵技術研發計畫,使我國進入第三代衝壓引擎開發國家之林,將英國、中共等遠拋於後。
衝壓引擎奠基研究
自民國六十六年進入中科院開始,筆者就與衝壓引擎結緣。來院報到後進入飛彈火箭研究所(二所)一組,由張經國博士、李湘渝博士指導,開始衝壓引擎研發奠基工作。至七十年,參與了為RJ-2衝壓引擎火箭地面測試,出口直徑20公分之次音速自由束流以及稍後出口直徑45公分之超音速自由束流設備的籌建工作。民國七十年二月天弓計畫(原以衝壓引擎作為推進系統)奉准成立,將奠基研究計畫併入其中,此計畫乃告一段落,以現況結案。
籌建大型地面測試設備
民國六十九年四月陳傳鎬組長率三位總工程師(馬尚澄先生-氣動力,張明堂先生-機械,張成節先生-儀控)赴國外參觀訪問歸來後,對地面試驗設備之構想更為具體,且得知測試燃燒現象是不能以縮尺模型模擬試驗的,因此決定:(1)增大自由束流直徑尺寸,更改設計以120公分出口直徑為目標,目前暫作束流直徑80公分噴嘴塊,(2)增加另一型式試驗設施-連管式線,以應實際需要。並確立以下三項原則(1)自力規劃系統需求規格,(2)委託國內承商作細部工程設計、製造,(3)控制及數據擷取系統外購,自行承擔整體設備組合工作。
自奠基研究計畫奉核開始執行,至天弓計畫成立後,其間共引進二批新進人員,羅致了當時各大專院校如清華、成大、淡江、逢甲、技術學院等航空系、機械系名列前茅之優秀應屆畢業生,約三十餘人。這些人也就是成為日後建立地面試驗設備及研發衝壓引擎之主力,為今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由於近幾年環境變遷,以致人員流失,堅持理想、持續打拚者所剩不多,至為可惜。
天弓計畫成立後,筆者專司地面試驗設備籌建工作。該設備直徑最大達五公尺餘,從高雄中船運至本院時還大費周章,因有陸橋之道路均不得通行。地面試驗設備全部工程分為卅個購案或工程案,由十九家廠商承製及承包,基於本組負責系統整合工作,為爭取及早完成籌建,配合計畫時程執行測試情況下,有時在同一工地上,曾高達八家廠商或包商共同趕工的情況,相互干涉在所難免;為解決此現象,自民國七十二年三月起每週一召開會議,要求有關廠商預報進度並相互協調,至同年七月完成設備組裝後止。期間之工作實備極艱辛,譬如設備燃料管線及氧、氮氣體等系統,管路清潔度需要求至太空設備級,化學劑循環清洗要廿四小時,持續七天,最後再將清洗水經濾紙後,藉顯微鏡計算濾紙殘留物顆粒,以判定是否合格。還有由於設備直徑過大,國內沒有現成熱處理爐可容得下,必須現場作熱處理,加熱過程亦需廿四小時連續運作,同仁義不容辭,自動留下加班守夜監督,以確定加熱時間及加熱溫度均符合規定。同仁輪流值夜工作,未曾抱怨,亦未有人提出補假要求,工作士氣之高可見一斑。
設備試車前後
同年七月開始進行所有系統之檢查與測試,以為試車前之準備,承包控制及數據擷取系統之美商STI公司,亦派三位工程師來院駐地參與工作,於九月初完成一切試車前準備,STI公司另換派三人駐院試車,首先從連管式測試設備開始,但自由束測試設備之空氣預熱器一直無法順利運作,在本組人員對於設備控制系統之操作已能完全掌握之下,STI人員繼續停留已無助益,徒增本院負擔,遂同意其撤離。此後本組自行奮鬥,與時間展開競賽,有幸在十二月中克服了吹試中熄火問題,順利操作空氣預熱器於設備運轉包線中。至此我國大型衝壓引擎地面試驗設備終於誕生,民國七十三年一月正式啟用,在國防科技發展史上,建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樁引進民間工業參與國防科技的案例。
空氣預熱器是本設備最關鍵之項目,衝壓引擎試驗設備有別於一般風洞,就是在氣流中引燃丙烷產生熱量,增加溫度,以模擬實際飛行之空氣密度,確實達成飛行中燃燒現象與結果,故本設備又稱熱風洞或高熵風洞。由於本設備需求之空氣預熱器其操作範圍廣泛(空氣流量:連管式2-70公斤/秒,自由束流式40-550公斤/秒),要求燃燒效率高(90%以上),當年美商馬夸公司報價為美金2佰14萬餘元,還需獲得輸出許可始能訂約,因計畫時程緊迫,設備試車驗收在即,決定自行研製,在馬尚澄先生指導下,參考類似應用如727飛機引擎燃燒罐,於先導型試驗設備從事開發實驗,歷經萬難,終於及時研製成功獨立筒式之空氣預熱氣,再分別用不同之組合放入設備使用,連管式空氣預熱氣由4支燃燒罐組成,自由束流式空氣預熱氣有7支燃燒罐。之後民國七十八年成功大學航太中心籌建燃燒測試設備,及民國八十二年清華大學動機所籌建小型渦輪機測試設備,本組均協助其完成空氣預熱器及其相關設施。此為科技自主、技術生根最佳例證。
執行研發測試任務
至今設備已經執行試驗二千四百餘次,期間配合衝壓引擎擎天一型及擎天二型完成各項地面試驗驗証工作,充分滿足計畫需求,並提昇飛行試驗成功之信心與保證,在歷次成功飛試中已獲得証明,衝壓引擎有如此成果,地面試驗設備已全然發揮其功能。此外設備還配合天弓一、二型,雄風二B、C及E型,天劍一、二型,雷霆2000、工蜂六型、雲漢、玄機、固體導管火箭等計畫,對各型不同試件進行設備修改,以執行氣熱力環境模擬測試或絕熱材料驗証等試驗,解決研發中遭遇的問題,都是當初設備籌建意想不到的收穫。在此操作使用長達十四年間,不論維修、保養或配合不同試件修改設備、更新等工作,均不假手外人,由本組自行承擔完成。本設備還因包括丙烷、JP-5燃料系統及助燃劑氧氣系統,被院內工安主管單位列為危險工作區域,在同仁特別注重工安下,未曾發生重大意外事故。
行囊滿滿
廿餘年七千多個日子裡行囊滿滿,在同仁鼎力支持及相互合作下,深深地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與榮耀。今後不僅有擎天三型持續研發,也還會有飛行速度更快、更遠的飛彈待開發與試驗,亦就表示需要有壓力更大、溫度更高、速度更快、高度更高的測試設備待籌建。「始終如一」的我將懷著感恩的心,踏實、穩健、愉悅地走下去,努力地去作一個快樂的幕後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自力發展軍事武器 篳路藍縷 遭受對岸與國際處處抵制和打壓 幸好有一群默默耕耘ㄉㄜ 篳路藍縷 遭受對岸與國際處處抵制和打壓 幸好有一群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 為台灣國防自主努力打拼 讓我們為這群無名英雄起立 致上最高崇義的掌聲 感謝你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