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802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約翰福音四章46至54節)
來到第二課,我們將查考主所行的第二個神蹟(約四46-54)。耶穌再次到訪迦拿,就是祂曾經變水為酒的地方。當他到達那裡,一名大臣上前求祂。這人原來居住在迦百農,因兒子病重,於是便長途跋涉地來到這裡求主的幫忙。他尋見主之後,便懇求祂「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可是主的回覆令他大吃一驚,主實際上是說:「我不會跟你回去…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大臣相信耶穌的話,於是便轉身離去。他在途中遇見了僕人,僕人把他兒子好了的消息告訴他;當大臣問明兒子是在甚麼時候好的,便發現是在主說「你的兒子活了」那一刻好的,結果,大臣和他的全家都信了主。
在這個神蹟中,我們看見一個例子,說明罪人來到救主面前,便可得著救恩。讓我們從這個角度來查考這段經文:
1. 大臣正被極沉重和極逼切的需要所重壓。
哪是甚麼需要?「他的兒子患病」(46節),「快要死了」(47節);他懇求救主「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49節)。神的恩典正是在這刻開始在人的內心工作。當我們面臨一個極之逼切的需要,人的幫助完全無補於事,那時,我們就會尋求主。我們也許一直否認和羞辱主的名,可是,重大的需要逼使我們尋求主。當浪子有錢有朋友的時候,便會把父親拋諸腦後,但是,當他「窮苦起來」,他便願意回到父的家裡──翻閱路加福音十五章17至20節──以及詩篇五十五篇19節。當我們察覺自己正有極大的需要,惟有主才能幫忙──無論是物質或身體的需要,但最重要的是醒覺到自己的屬靈需要──我們便會回到祂那裡。
2. 當他四出找人幫助他解困的時候,他聽聞耶穌。
第47節告訴我們這點。是誰把主耶穌的事情告訴他?是否某個曾經出席迦拿婚筵,親眼看見耶穌變水為酒的人對他說:「那個叫耶穌的人,既然能夠變水為酒,必定有能力把你的兒子醫好?」當人在困境之中,甚麼事情也願意嘗試。這正是不少人尋求靈界力量和其他異端邪說的原因。可是,當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夠聽到有人向他介紹主耶穌,真是何等大的祝福。這正是信心的起點──翻閱羅馬書十章17節。司布真(C. H. Spurgeon)說:「大臣的信心最初只是星星之火,然後變成大火,再變成烈焰,最後成為威力強大的沖天怒火。」
3. 大臣一聽見耶穌,就立即去尋找祂和來到祂的面前。
第47節告訴我們,他「就來見他」。他需要為此走25哩路,但是,當他翻山越嶺之際,他的內心卻燃點著希望。他的信心雖像芥菜種那樣小(太十七20),但已然足夠。他邊走邊想:「耶穌既然能變水為酒,祂一定能夠治好我的兒子!」。你曾否用過這種方式思考?於是,大臣便遠道而來,要尋見耶穌。懂得這樣思想的人,也一定會這樣做。
4. 當他尋見主,並坦承他的需要之後,便立即求主恩助。
第47節告訴我們,他「求」耶穌──這是一個情詞逼切的字;然後,47節再告訴我們,大臣特別強調兒子的逼切需要:「他快要死了!」當耶穌在第48節用說話考驗他的時候,他用更逼切的語氣去求祂:「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49節)。要得到主的幫助和祝福,方法很簡單:「你們祈求,就給你們」──請用心細讀路加福音十一章9至13節。我們若求取救恩,就更有一個特別的應許──羅馬書十章13節;以下的經文為這個應許提供了美好的例證:路加福音十章41至42節,二十三章42至43節;馬太福音十五章25及28節,十四章30至31節;路加福音十八章13至14節。
5. 當大臣用信心回應,並聽從主的話,他便立即經歷到主的祝福。
請讀50至52節。大臣一信主的話,祝福就立即來了。信心不是一件神祕莫測的事,信心就是信神的話──第50節。我們若來到基督面前,祂就必接受我們,因為主在約翰福音六章37節告訴我們:「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我們若相信祂,就知道自己已出死入生了,因為約翰福音五章24節告訴我們。我們也知道祂總不撇下我們,因為希伯來書十三章5至6節向我們保證。我們還知道自己必不至缺乏,因為詩篇二十三篇1節應許了我們──我們只要相信主的話就行了。這就是信心。
6. 當大臣抵達家門的時候,親眼看見主所行的大能神蹟,信心便得著完全的確據。
第53節上告訴我們這點。在漫長的一整天,他都只是「蒙在鼓裡」,憑著信心接受耶穌的話;但如今回到家中,從兒子病癒的時間與主說「他好了」的時間完全?合,就證據確鑿地知道這是耶穌所行的神蹟──參看52至53節。主希望祂的每個兒女都能獲得這信心的確據;對自己得著救恩(約壹五13)、對神偉大的護理作為(羅八28)、對自己得蒙神的保守到底(提後一12),以及對自己將來的歸宿(林後五1),有完全的確據。我們只要單純相信主的話,就能得著確據。
7. 大臣和他的家人都信了主。
他們當然會立即相信!──翻閱使徒行傳十六章30至34節。神的旨意是要全家人一起得蒙拯救,祂會首先拯救其中一人,然後透過他讓全家得救。祂拯救你,為的是透過你引領你所愛的人認識主──翻閱馬太福音五章19節。
我們最後要指出,這神蹟說明神只要從遠處發出命令,就能使人霍然而癒──翻閱詩篇一零七篇20節。它可以幫助我們加強對神的信心,因我們所得的一切福氣,都是我們復活的主從遠處賜給我們的──它們是來自神的寶痤,祂坐在榮耀和權能之中,而且,因著祂的憐憫和大愛,祂正等候著機會將豐盛的福氣賜給我們。
來源:主所行的神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