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酒] 壞酒的三大成因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5-15 17:53: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今個星期我身在英國倫敦,聯同其他業界人士,出席世界知名的葡萄酒雜誌Decanter的年度大賞品評會。評審中包括各地的釀酒師、葡萄酒大師、侍酒師及酒評人等,評審時會以地區分組,三個人為一組,二十分為滿分,每天品嘗約八十款酒,為期五日,務求找出優質的葡萄酒,冠以金、銀、銅獎,為顧客提供參考值高的購買指引。這個世界性的雜誌評審結果將於半年後公告天下,屆時顧客可根據獎項,找尋適合自己的美酒。

  我們在葡萄酒評審品酒時,每款酒需時約三分鐘,依據酒的外觀、香氣和味道給酒打分。酒的分數是以三位元評審各自的分數加起來之總和,期間評審之間會因意見不同而互相討論再定奪。有時爭論到了瓶頸位元,可能要邀請地區主席評審帶領,再拍板決定最後分數。

  葡萄酒評審時,遇上壞酒不是意外。

  因為各地的葡萄酒風格有異,遇上好的酒固然開心,但評審過程中往往會碰到質素極差的例子,感覺不好受。今天我被編排評核中東、遠東及亞洲的類別,評審了七十款紅白酒,雖然當中有好幾瓶突出酒款,但卻竟遇上很多壞掉的酒,有點失望。

  專業評酒人當評審時,經常會遇上壞酒的誘因有好幾個,程度越大,酒越難喝。以下是我今次碰到的三個大問題:

  TCA黴菌

  以前曾經撰文描述過如何分辨這個主要從木塞沾染過來的黴菌,不再在此煩絮重複了。凡在酒的氣味感受到帶點漂白水味、舊報紙、濕過的舊紙皮,酒又失去原本應有的果香果味,代表酒感染到若干程度的TCA黴菌,不適合飲用的了。這次我碰到很多,當中一瓶泰國釀造的酒,TCA污染非常嚴重。

  酒廠衛生對最後產酒質素有莫大影響,新產酒國必須正視及嚴格執行,否則難以提高競爭力。

  過度萃取(Overextracted)

  釀紅酒時酒廠必須要適量地把葡萄皮內丹寧、味道和顏色萃取,好讓酒味更複雜細緻,但有時個別酒廠會一個不留神地過分萃取,導致酒色如墨,且酒味過濃、硬丹寧過高,苦澀味明顯,酒體不平衡,飲用時不覺得是享受。新舊世界中,個別酒莊以為酒評人或顧客喜歡特濃的紅酒而故意高度萃取,可是就算是特濃咖啡(Espresso),也講究平衡吧!個別中國釀制的葡萄酒質素不俗,就是過分地萃取,破壞了酒的平衡。

  Brettanomyes酵母菌作怪

  假如酒廠內有果蠅或其他昆蟲從別處帶來一定份量叫Brettanomyces的酵母菌(簡稱Brett),又或者購入了已經受感染的木桶,釀制中的酒便會出現一些味道,包括藥水膠布、消毒液、馬槽、舊馬鞍、泥土、乳酪等。少量的Brettanomyes或會增加酒的風味,過量的便會大大影響味蕾享受。昨天我剛遇上一瓶以色列制的紅酒,酒味充滿金屬和消毒藥水的怪味,非常倒胃口。酒廠可小心使用二氧化硫,抑制Brett的繁殖。

  酒廠衛生管理對酒質非常重要,新的釀酒國度必須小心處理,否則酒質難以跟傳統酒國爭一日之長短!


來源:品酒文化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8 04: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