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3-17
- 最後登錄
- 2024-4-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17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652
- 相冊
- 2
- 日誌
- 48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植物名稱:狸藻
別名:閘草
拉丁學名:Utricularia
科屬:狸藻科,狸藻屬
狸藻屬中最具代表性的水草。植物體翠綠或黃綠色,它有長達100㎝以上的柔細的主莖軸,再由莖軸兩旁長出分枝以及在分枝長出美麗的羽狀針形裂葉。其補蟲囊顏色通常是綠色至黃綠色,可捕食並消化水中微生物。
生 境:靜水池塘,稻田中
國內分布:主產於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河南和四川
狸藻屬雙子葉植物,浮游或沉水性水草,沒有根,可於水中飄浮生長。是狸藻屬(Utricularia)中最具代表性的水草。
植物體翠綠或黃綠色,它有長達100㎝以上的柔細的主莖軸,再由莖軸兩旁長出分枝以及在分枝長出美麗的羽狀針形裂葉。其捕蟲囊顏色通常是 綠色至黃綠色,可捕食並消化水中微生物。
在水族缸中栽培,捕蟲囊可能消失。花莖腋生,具長花柄,總狀花序,花通常4朵,能開放美麗的黃色唇形花冠。
由於它的羽狀針形裂葉密生而細長,草姿優美,故是很適合用作水草造景的狸藻品種,但種植時必須設法將底莖固定。能適應水族缸的環境,而且成長快速,短期內便可能占滿水族缸,因此必須定期修剪。
特征
多年生水生食蟲草本。莖較粗,成繩索狀,多分枝。葉互生,呈二回羽狀分裂,裂片線形,長2-4cm,邊緣具刺狀齒,小羽片下生有捕蟲囊,卵形,具短梗。
花葶長15-25cm,疏生花7-11朵,花梗長1-1.5cm; 苞片和鱗片卵形,頂端鈍尖,透明,膜質,長3-5mm;花萼2裂,上裂片寬披針形,銳尖,下裂片寬卵形,頂端2淺裂;花冠黃色,唇形,上唇寬卵形,下唇較長,頂端3淺裂;雄蕊2;子房1室,柱頭圓形,膜質。蒴果球形,直徑約5mm,外面有宿存萼包圍;種子多數,六角柱形。花果期6-8月。
狸藻屬植物水生或陸生,一年生草本。葉輪生,羽狀復葉,分裂為多數、絲狀的裂片,裂片基部有小囊體,或在陸生 種類中的互生,常於花前消失。總狀花序式排列於花莖上;花兩性,左右對稱,少數,黃色、淡紫色或白色;萼2裂;花冠二唇形,基部有距;雄蕊2;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顆。小蒴果。貍藻的莖通常水平附生或漂浮。單葉或裂葉。花兩性,兩側對稱(二唇形),5枚合生花瓣,萼片2枚;雄蕊2,子房上位,2心皮。種子多數。
本屬植物的形態是很有趣的,人們通常用分別根、莖、葉的區別方法對其進行描述是不適用的。在水生種類中,其葉細裂如絲,無根。花著生於短枝上,突出水面,此外,在主軸上亦有短枝生向水面,而有很小的葉。在沉水葉上有很多的小囊狀體,口部有膜瓣,此捕蟲囊的構造使水生小動物能進不能出,倘若它們游進捕蟲囊,就會被囊內組織所分泌的一種酶類消化。陸生種類則有特殊的纖匐枝伸展於青苔內或土層裡。
生活特性
狸藻的一生都在水中度過,它幾乎沒有根,莖也很細弱,全身葉片裂成一條條細絲狀,好像許多亂七八糟的綠色頭發。夏天,從莖上會抽出一根花梗,露出水面,在花梗頭上開放出幾朵蝴蝶似的黃紫色小花,狸藻是水中的吃蟲植物,在狸藻的葉邊上長著許多小口袋,那是它專門捕蟲的工具。
這些小口袋構造很別致,每個 口袋都有一個和外面相通的口子,口子上還有個小蓋子,蓋子上又長著4根有感覺的毛。當水中小蟲游到小袋門口,只要輕輕一碰,小蓋就向裡面打開了,小蟲一游進口袋就再也出不來了,因為這個蓋子只能從外面向內打開,而不能從裡面向外推開。但狸藻不能像其它食蟲植物那樣分泌消化液,所以一定要等那些自投羅網的小蟲們餓死和腐爛後,才能慢慢吸收利用。狸藻常常在水稻田,沼澤和水塘中生活,中國各地幾乎都能見到它。
捕蟲囊的構造十分有趣,在囊口有一個能夠向內開啟的活瓣,囊口邊緣生長有幾根刺毛,這些刺毛可隨水漂動,旁邊還有一些小管子,能分泌出甜液。狸藻就依靠這些捕蟲囊來捕捉水中的小生物。
狸藻的捕蟲囊生於匍匐枝或者葉的基部,多數成扁球形半透明狀,直徑0.25-10毫米。捕蟲囊開口周圍長有 觸角,用以吸引小生物,並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將獵物引導到捕蟲囊口。捕蟲囊開口處有可以開合的膜瓣,膜瓣的外側長有感應毛。
當水蚤、孑孓(蚊子的幼蟲)等小生物為尋找庇護或者是被捕蟲囊分泌的蜜汁所吸引來到捕蟲囊口,感應毛一旦被碰觸,原本半癟的捕蟲囊迅速股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吸力,同時膜瓣打開,將囊口的水流連同獵物一起吸入囊中,並迅速關上膜瓣,整個過程只需約百分之一秒。
這時捕蟲囊開始分泌消化液, 細菌也會對營養的分解有較大的幫助,一般只需要幾個小時至數天,獵物被消化,營養被捕蟲囊壁吸收,多余的水份也被排出,捕蟲囊又恢復原狀等待下一個獵物。兩次捕獵過程最快時只需間隔15分鐘,多次捕獵後剩下的殘渣會在捕蟲囊內積累,使其顏色逐漸變暗,最終腐爛脫落。
栽培要求
狸藻大多喜歡明亮的光線,非常潮濕的 基質或者水中生長。
1、基質:
陸生和附生種群可單獨使用水苔或者 泥炭種植,也可在其中加入1/2的珍珠岩或者河沙;水生種群可使用盛水的容器在底部鋪上一層薄薄的酸性基質,可以使用泥炭(使用前須泡濕)、河沙、酸性顆粒土等,以利於水質的穩定,如有條件可使用專業水族箱並參考水草的種植方法。
2、水份:
使用低礦物質濃度的水源。陸生種群生長季節適合采用高水位盆浸法種植,以保持基質高濕度, 休眠或者冬季停長期取消盆浸,保持基質稍濕即可;附生種群需保持基質較高濕度和良好的透氣性,也可采用低水位盆浸法種植;水生種群應根據水質情況每月更換1-2次水,每次更換總水量的1/3左右。
3、濕度:
狸藻的空氣 濕度應保持在50%以上,一般種植的環境都可以滿足。
4、溫度:
狸藻分布地區廣,對溫度的要求也有較大差別,多數可在10-32度的下存活,個別品種可承受0度的 低溫或37度的高溫。
5、光照:
狸藻喜歡明亮的 光線,也能耐半陰,水生和陸生種群也可接受柔和陽光的照射,但須避免強光暴曬。
6、養份:
在生長季節,陸生和附生種群可使用通用復合肥等稀釋五千倍噴施葉面,每月1-2次。水生種群可在每月換水時減半加施水草液肥,可參考水草的種植方法;也可投喂少量 水蚤,作為水生狸藻的活食。
7、切斷:
狸藻是很容易 繁殖的食蟲植物,將過長的莖段切斷就能成為新的植株。
8、冬芽:
一些溫帶種類在冬季低溫的刺激下會長出冬芽,等春季氣溫回暖的時候會長出新的 植株。
9、播種:
陸生種群播種時可直接撒於潔淨的基質表面,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水生種群可直接將 種子播於水面,溫度適宜約1-2個月發芽。
狸藻的捕蟲器
狸藻的捕蟲囊生於匍匐枝或者葉的基部,多數成扁球形半透明狀,直徑0.25-10毫米。捕蟲囊開口周圍長有觸角,用以吸引小生物,並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將獵物引導到捕蟲囊口。捕蟲囊開口處有可以開合的膜瓣,膜瓣的外側長有感應毛。當水蚤、孑孓(蚊子的幼蟲)等小生物為尋找庇護或者是被捕蟲囊分泌的蜜汁所吸引來到捕蟲囊口,感應毛一旦被碰觸,原本半癟的捕蟲囊迅速股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吸力,同時膜瓣打開,將囊口的水流連同獵物一起吸入囊中,並迅速關上膜瓣,整個過程只需約百分之一秒。這時捕蟲囊開始分泌消化液,細菌也會對營養的分解有較大的幫助,一般只需要幾個小時至數天,獵物被消化,營養被捕蟲囊壁吸收,多余的水份也被排出,捕蟲囊又恢復原狀等待下一個獵物。兩次捕獵過程最快時只需間隔15分鐘,多次捕獵後剩下的殘渣會在捕蟲囊內積累,使其顏色逐漸變暗,最終腐爛脫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