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分享] 萬歲並非皇帝專利 北宋前一般人也可取名萬歲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6-15 00:36: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萬歲並非皇帝專利 北宋前一般人也可取名萬歲

在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萬歲”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漢語詞語。千百年來,匍匐於專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萬歲”、“萬歲爺”就是專指皇帝,除此之外,似乎誰也不敢把自己與“萬歲”聯繫起來,就連人們熟知的明代歷史上權傾朝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魏忠賢,雖然並不把木匠皇帝放在眼裡,但也只敢以“九千歲”自居。

其實,“萬歲”一詞出現較早,一開始也並非是皇帝的專用詞,它的演變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歷史過程。

戰國以前,傳世文獻中並未有“萬歲”之記載。但在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銘文中已多有“萬年無疆”、“眉壽無疆”這樣的字眼。然而,它並不是專對天子的贊頌,而僅是一種行文款式,鑄鼎者皆可用。與此同時,“萬年”一詞也出現在《詩經》中,如“壽考萬年”、“君子萬年”、“天子萬年”、“萬壽無疆”等,從其語境可知,這大多是人們相互間常用的祝福語而已。宋人高承就曾指出:“萬歲,考古逮周,未有此禮。”戰國以降,“萬歲”一詞已開始屢屢出現於文獻和人們的口中,併成為一個較為流行的詞語。不過,考察它的用意,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它的字面含義,即祝福長壽長生的歌頌詞;二是表示致敬贊嘆的歡呼語,略同俄語中的“烏拉”;三是表示“死後”的諱稱。然則此後,伴隨著專制皇權的確立和進一步的加強,這樣一個擁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卻被專制帝王所獨有,逐漸成為最高統治者皇帝的代名詞。那麼“萬歲”一詞何時被賦予神聖的尊嚴,成為皇帝的代稱而歸帝王專用呢?考之史實,至遲在北宋前,“萬歲”雖“已屬君上之稱”並有了“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的約束,但它還不完全是皇帝的專利,在皇帝之外使用“萬歲”的情況還屢見史書。在古代人名中也不乏“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名為“萬歲”者。

眾所周知,“名以制義”,人名是文化的鏡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命名人的主觀意識,包括其政治理想、思想觀念、審美情趣以及道德的、行為的、禮俗的、心理的諸多文化因素。其中追求生命的健康長壽無疑是人們普遍的生活理想。因為,人們所有的一切活動都是以生命的存在和延續為載體,而所有的活動很大程度上又是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因而,這一理念不僅貫穿於人們的物質生活的全部,也強烈地凸現於人們的精神世界里。反映在表示自身的文化符號——名字當中,一些含有祈求生命無限延續的字眼,如:“延年”、“延壽”、“延齡”“萬壽”、“萬年”、“百歲”以及表示長壽意象的“龜”、“鶴”、“松”等較多地出現,其中,“萬歲”也成為人們命名的字眼。

至目前為止,我們能看到最早名為“萬歲”的人,是東漢章帝之子和帝之弟劉萬歲,永元五年(93年)封廣宗王,其年即薨,無子,謚“殤”。顯然,這個劉萬歲是個短命鬼,即未成年就命歸黃泉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名為萬歲的有南朝劉宋時任寧州刺史的周萬歲,蕭齊時某中丞何萬歲,會稽郡吏王萬歲,北齊後主時的韓萬歲以及西魏文帝時叱吒疆場,深得皇帝恩寵,官居尚書左僕射位進柱國大將軍的李遠(字萬歲)。這些名字為“萬歲”的人當中,既有皇室和皇帝的親信大臣,又有一般的地方官吏,其名目“萬歲”似乎是平常之事,並不受什麼約束或懲罰,而且有時皇帝也還直呼其名。如《周書》捲25《李賢傳附弟萬歲傳》記載西魏文帝在討論營救東魏降將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李遠提出出奇兵救援時,太祖(文帝)大喜曰:“李萬歲所言,差強人意。”這至少說明,在這一時期人們名曰萬歲是並不犯諱的,而且還可能是取名的一種時尚。

隋唐時期,史書也屢見名為“萬歲”者。如隋朝戰功卓著屢挫突厥,打敗達頭可

汗後被楊素誣陷而死的太平公史萬歲,唐高祖時和尉遲敬德一同降唐的劉武周部將張萬歲,唐高宗時任梓州都督的謝萬歲,唐玄宗天寶年間周玄珞之子周萬歲,安史亂時堅守平原的顏真卿部將刁萬歲等。

然而在唐玄宗以後,文獻中再也看不到以“萬歲”為名者,及五代至宋元、終明清之世,更是難覓蹤跡。何以如此,筆者冒昧度之,一是武周時期連續以“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作為年號,以一種極其特殊的形式強化了“萬歲”一詞的神聖色彩,更是向天下士庶百姓宣告了這一名稱的“皇家化”;二是至武曌、玄宗時期,科舉制經過近一個世紀推行和完善,使其愈來愈成為唐代社會選舉制度的主流。這種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將儒學以政治、道德為核心的學說確立為標準答案的選人機制的長期推行,使儒學被徹底意識形態化並通過它全面滲透到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當中去,儒家傳統的“大一統”“君權至上”以及忠孝節義一系列倫理道德不自覺地深刻規範著人們的思想;三是“中唐儒學復興運動”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儒學的正統地位,儒家所宣揚的聖賢之道不僅成為社會政治與社會生活的中心,同時也成為人們精神信仰的中心。因此,任何不符合聖賢之道的行為都被視為不敬乃至大不敬。自然,已與最高統治者划上等號的“萬歲”,也就不能為他人所使用而成為皇帝的專利了。

北宋時,“萬歲”已完全為皇帝壟斷專用。據《寇準傳》載:一日寇準騎馬出行,“道逢狂人迎馬呼萬歲”,結果,此事為寇準政敵張遜所知而告發,寇準被罷去同知樞密院事之職,降至青州任職。又據《曹利用傳》載:北宋大將曹利用的從子曹汭,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呼萬歲”,被人告發,杖責而死。這兩則史實說明,到宋朝,除了皇帝,絕對不允許任何人稱萬歲。自此,“萬歲”定於皇帝一人,成為我國語言文字中最為獨特的政治性專有名詞。

來源:福山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18: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