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75|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三級古蹟)桃園-景福宮 [34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6-17 22:38: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7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2-6-18 23:44 編輯

桃園景福宮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位址 桃園市中和里中正路208號

年代 1811(嘉慶16)年

桃園景福宮又稱聖王廟,由於佔地寬廣,廟貌恢弘,因此民間多俗稱桃園大 廟。

主祀漳州人的守護神:
原名陳元光的威惠王,或稱開彰聖王、聖王公、威烈 侯,也有人稱為陳聖王或陳將軍。

桃園景福宮座北朝南略偏東,是一座面寬九開間兩進兩廊的四合院廟宇建築 。

建築物座落在桃園市中心,中正路與中山路及博愛路等所圍成的交叉圓環上。

正對著中正路,是一座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所建的新式四柱三間牌樓。

牌樓 內到前殿間,有寬廣的前埕。

幾達十六架進深的正殿,空間寬敞巍峨,內奉開漳聖王。

寶像碩大,神龕鏤 雕精美為其主要特點。

左奉天上聖母,又奉玄壇元帥,相傳玄壇元帥係由南崁五 福宮分靈而來。

景福宮,俗稱「大廟」,是桃園市最盛名的廟宇,為國家三級古蹟,二十幾年前我曾來過這裡。

景福宮主祀開漳聖王,又座落於桃園市區的中心點,透露了桃園市是以漳州系閩南人為主的移民社會。

乾隆初期,大墾戶薛啟隆率眾拓墾桃園,土地初闢,頗受瘴疫災擾,人心不寧,而於乾隆10年(1745)初創本廟, 香火源自漳州原鄉。嘉慶16年(1811)重修,命名為「景福宮」。
 
臺灣首廟天壇,簡稱天壇,也稱臺南天壇。地方居民俗稱天公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現址為主祀玉皇大帝的道教廟宇。

該廟原址本來是鄭氏王朝政府官員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平坦空地,清咸豐四年(1854年),才於祭天原址建廟立壇。

台南天壇的現有廟宇外觀與名稱均是從1893年的大修後沿用至今。1985年,該廟宇經台灣政府指定為三級古蹟。

天壇與天公埕

中國明清朝代的道教壇廟設置大略可分為自然神祇壇廟(如天壇)及人文神祇廟宇(如關帝廟)兩大類。

其中,天壇為與上天交談的場所,因此祭祀活動必須於露天舉行,也就是於不設屋頂的壇上舉行儀式。

而一般來說,天壇祭祀活動僅為帝王才能從事的科儀,尋常民眾的向天祈福祭祀,就僅能於家中設爐向天祈福。

相傳1661年12月鄭成功佔領台灣後,官方的祭天天壇即設於「鷲嶺」,該小山丘即為台南天壇現址。

因為該地頗為平坦,閩南語亦稱天壇為天公埕。

自此,此地點成為鄭氏王朝統治者每年祭祀上天的場所。

除此,台南民眾亦以聖爐為壇,並由在地仕紳輪流值年,供奉該聖爐於該輪值仕紳的民宅大廳。

此爐主輪值的道教習俗,也於其後普遍見於台灣各地,且沿襲至今。

1683年明鄭滅亡後,明鄭王朝所屬君臣兵士及其家屬十萬人,俱遭清政府下令強制遷回中國內地。

該壇現址遂不再舉行任何祭儀,然而輪值天公爐活動仍於當地依例輪值舉行。

天壇所在位置稱為鷲嶺,為市內最高處。

日治時期以後,台南測候所亦落腳此處以便觀測氣候。詳見鷲嶺。

建廟

台南地區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玉皇上帝誕辰的「天公生」日,用擲筊方式選出爐主安置聖爐的做法一直沿用到1850年代。

因為漢人的台灣移民漸多,教眾有增無減。

於是當地仕紳研擬於原天壇現址建廟安置天公爐,而輪值爐主則成為該年度的廟宇經費資助人。

1854年,台南市官民共同集資興建廟宇,於同年8月動工,隔年完工。

1855年完工的台南天壇正殿奉祀玉皇上帝聖神,右側奉福德正神,隨後並增建後殿祭祀其他佛道神像。

該廟不但成為臺灣史上首座壇廟,也是少見的天壇壇廟,另外,此間由官民合建的天壇,更是以聖牌而非泥塑木雕神像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

台南天壇於1862年、1893年、1949年、1982年及1996年經過規模大小不一的整修。

其中,以1899年的整修幅度最大。迄今廟宇原貌亦為當時所修竣模樣。

該廟之所以修竣重整,除了年份久遠之外,增祀神明也是其主因。迄今,該廟的祭祀神明約有20餘種,主要神祇有:

玉皇大帝:
或稱玉皇上帝,俗稱天公、天公祖。

由於該神祇是自然界的神化,至尊無形,廟宇多不塑像,以神明牌位代替,民間祭拜則以天公爐代表。農曆正月初九傳說是玉皇上帝誕辰,即「天公生」,

祭典從零時起至凌晨4時左右止,儀典盛大隆重。

三清道祖:
位於該廟宇後殿正龕上方的3尊神像: 元始天尊:三清首神,亦稱造化之神。

靈寶天尊:
別稱太上道君,控制廣昊無際的天體。

道德天尊:
別稱太上老君、李老君,傳曾化身春秋楚國哲學家李耳。

斗姥元君:
重要的星辰女神。其造形十分奇特,有四首、三目、八臂。

三官大帝:
位於後殿正龕下方的3尊造形近似,且做帝王打扮的神明。祂們是天官一品紫微大帝、地官二品清虛大帝及水官三品洞陰大帝的合稱。

三官大帝由於神格相當高,民間奉祀多以「三界公爐」代表,如台南天壇般塑神像奉祀者較少見。

除了以上祀神外,台南天壇尚且祭祀南斗星君、北斗星君、東斗星君、西斗星君、虎爺、張府天師、普化天尊、太乙天尊、孫天醫真人、司命灶君、關公、岳武穆王、延平郡王、佛祖、觀音菩薩、天上聖母、月老、福德正神、五文昌(文昌帝君、孚佑帝君、文衡帝君、朱衣神君及魁斗星君)。













資料來:搜尋自網路

67_htm10.gif (45.6 KB, 下載次數: 7)

20090408_01.jpg (63.73 KB, 下載次數: 7)

2089188716_5d49679d20_o.jpg (296.2 KB, 下載次數: 7)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6 + 8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6  SOGO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6-18 01:10:52 |只看該作者
以前每間廟都是一個部落的沿革建築的色彩都古樸有家鄉和先人的歷史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ntyang1961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6-18 18:17:42 |只看該作者
古香古色~希望政府更用心來保護古蹟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2-6-22 02:03:28 |只看該作者
哈哈    我是桃園長大的小孩
我以前小時後 也常常去那邊耶
說真的 那邊 真的很好
我常常進去之後 心 都會 自己靜下來
只是有時候 太陽穴不知為啥  會一直跳一直跳
怪怪D><......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2-6-24 15:24: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vkawa 於 2012-6-24 15:26 編輯

這裡我有經過,不過若沒n大PO的話,還不知道是三級古蹟~謝謝n大囉!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2-6-28 00:19:46 |只看該作者
開漳聖王陳元光,河南省光州人氏,生於唐高宗顯慶二年〈西元六五七年〉,逝於睿宗景雲二年〈西元七一一年〉。陳元光是唐朝歸德將軍陳政之子,自小即博通經史,專精兵法射御,允文允武,深得陳政疼愛。
堂高宗時,閩廣一帶常有蠻族聚亂,朝廷派陳政南下駐守,當時元光未及二十歲,也隨同父親帶軍南下一起來到泉州與潮州交界,俗稱「南蠻十八峒」的蠻荒之地。後來元光祖母魏太夫人相繼領兵到此,朝廷軍力大增後,土著漸次歸順,朝廷聲威大振。
後來陳政病死任中,朝廷決定讓陳元光接任父職,數年後,元光上表在泉、潮二州間設立新的轄區「漳州郡」,此即漳州設立之始。在元光勵精圖治下,漳州發展一日千里,成為南疆一大行政區。景雲二年,元光出戰蠻夷時陣亡於大畤原,漳州百姓感念元光勤政愛民,建廟奉祀。漳州一地由原來瘴氣橫生之地,進而發展成為文化之區,陳政一族之奉獻居功厥偉,因此漳州人尊陳政為「開漳始祖」,尊陳元光為「開漳聖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2 10: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