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2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劉海戲金蟾的傳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4 23:55: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關於劉海(劉海故里為陝西西安戶縣阿姑泉歡樂谷)的傳說,各地都有,劉海總是被看作仁慈之神。流傳於常德民間的“劉海戲金蟾”,源於劉海和胡秀英一段堅貞的愛情故事。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戲《劉海戲金蟾》《劉海砍樵》兩個劇本就是取材於這一典故。

相傳常德城內絲瓜井裡有金蟾,經常在夜裡從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衝雲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劉海,家貧如洗,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經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賣柴買米,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天,山林中有隻狐狸修煉成精,幻化成美麗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攔住劉海的歸路,要求與之成親。婚後,胡秀英欲濟劉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讓劉海做餌子,垂釣於絲瓜井中。那金蟾咬釣而起,劉海乘勢騎上蟾背,縱身一躍,羽化登仙而去。後人為紀念劉海行孝得道,在絲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劉海神像。[1]

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絲瓜井、葵花井等。絲瓜井位於城內泮池街文條巷與絲瓜井巷交匯處。傳說井水中有​​絲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樣現出絲瓜影像,因而得名。臨井而觀,井口直徑五尺餘,深約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涼,久旱不竭。絲瓜井歷史悠久,具體建於哪個時代,無從考證。

據湖南常德週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考證,劉海戲金蟾,人物原型出自後梁燕山。後梁燕山有位姓劉名玄英的讀書人,原名操,號海蟾,字宗成。此人好談性命,崇拜黃老之學。傳說劉海蟾兩次遇到神仙,第一次遇到“正陽祖師”,第二次遇到“呂祖”。據《神仙通鑑》記載:“初遇正陽祖師,授以金液還丹之旨,遂棄官學道。後遇呂祖,乃改名玄英號海蟾子。复授以金丹之要,遁跡終南,修真成道。”有人說他是道教北宋第四祖。元代至元年間被封為“明悟弘道真君”。武宗時加封為“純佑帝君”。有古籍說他是後梁廣陵(今河南息縣)人,也有說他是後梁陝西人。據說,有一天一位自稱“真陽子”的道人前來拜訪,和他大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海蟾終於大徹大悟,棄官學道,遁跡終南山下。丹成後登錄仙班,化鶴而去。道教南宗把他奉為祖師。正陽道人就是鍾離祖師。呂祖指的是呂洞賓。呂洞賓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號“純陽子”。呂洞賓因科舉不第而浪跡江湖,遇到了“正陽子”鍾離權,鍾離權贈與他丹訣,並把他帶到終南山修道。呂洞賓應該是劉海蟾的師兄弟。劉海戲金蟾亦稱劉海戲金錢或劉海灑錢。後人把劉海蟾這個名字一分為二:劉海、金蟾。又把這兩個名字敷衍為“劉海戲金蟾”。

另外一個傳說

“劉海戲金蟾”典故出自道教,由傳說的辟穀輕身的人物附會而成。金蟾是一隻三足青蛙,古時認為得之可致富。寓意財源興旺,幸福美好。明朝學士解縉有關對聯: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笑殺畫中劉海。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菸,悶死陣裡將軍。[2]

常德民間以“劉海戲金蟾”為題材的雕刻眾多,其中有一件竹雕筆筒頗具特色(圖368)。該筆筒高14.5厘米,口徑9.3厘米,底徑9.1厘米,略呈扁園形。筆筒一面以留青浮雕技法刻肩披布衣,袒胸露乳,笑容滿面的赤足仙人劉海,正揮動一根穿著銅錢的繩子,俯身戲逗一蹣跚爬行的三足金蟾。刀工簡練,佈局有致,十分生動傳神。筆筒另一面刻一古代官吏奉祿的“祿”字。其下刻陰文行書​​四行:“不為利祿,清以奉公。”款署“己已年,玉亭”,下有單框方印“趙”。此筆筒應作於清同治八年(1869)。

關於劉海戲金蟾,除愛情故事外,還有另一層含義,人們並不十分了解。據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湖南常德收藏家週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考證,《列仙全傳》卷七略云:劉玄英,號海蟾子,初名操,事劉守光為相。一日忽有道人來謁,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以一文置之几上,累十卵於錢若浮圖(塔)之狀。海蟾驚異之,曰:“危哉!”道人曰:“人居榮祿之場,履憂患之地,其危殆甚於此。”海蟾繇此大悟,遁跡於終南山下,丹成,屍解,有白氣自頂門出,化為鶴,飛沖天。清初褚人獲《堅瓠五集》卷一亦云:“海蟾姓劉名嚞,勃海人,十六登甲科,仕金,五十至相位。朝退,有二異人坐道旁,延人談修真之術。二人默然,但索金錢一文,雞卵十枚,擲於案,以雞卵累金錢上,嚞旁視曰:'危哉。'二人曰:'君身尤危何營此卵?'嚞遂悟納印,入終南山學道而仙。”兩處記載略有差異,但其基本含義一致。

身居官場,如履憂患之地,這是前人的思想。康熙年間,著名雕刻家吳之璠曾雕有“劉海戲金蟾”筆筒,其上題七絕一首:“誰是忘憂自在天,戲蟾擁慧對流泉,科頭散發揮無事,終日逍遙不計年。”他欣賞劉海的“逃避”態度。該筆筒的作者則相反。他認為官還是要人做的,應奉行的準則是“不為利祿,清以奉公”。這也是跳出“憂患之地”的最好辦法。他的觀點對後人是有很大啟迪作用的。此筆筒發現於湖南常德。它的出現,可能與晚清史上影響巨大的“湖南新政”有關。

1-120420221AX28.jpg (102.33 KB, 下載次數: 1)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7-26 02:15:17 |只看該作者
感謝版大祥細解說劉海仙師傳說,在此深深道謝....因我乃劉海仙師也稱劉海財神.劉海法主.劉海祖師.劉海禪師.海蟾祖師等之虔誠弟子,
也感應過主公助我護我數次,也之所以愚弟子現才得以平安順利的生活,並於上月喜獲一龍年麟兒,所以願在此與眾師兄姐分享之....
如蒙因緣恭拜劉海仙師,虔誠禮拜必能有所感應.且能恭孝父母並多行功立德,那必獲上天及劉海仙師之護佑加持,也必能使生活順遂,
及一切事業財運如意,在此與眾師兄姐分享......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4 01:2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