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1-28
- 最後登錄
- 2024-4-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384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7491
- 相冊
- 5
- 日誌
- 3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近拾幾年來每每走至茶行或列茶農的家,泡起茶來皆說「這一泡是某某地的海拔均一仟伍佰公尺、二仟公尺.......』或說這泡的香氣多麼的棒,滋味多麼的甘醇,而把傲人的凍頂茶拋掉了,讓找聽起來心有淒淒焉!真下是滋味!
你們回想看看,這二十多年來台灣的茶業能夠這樣蓬勃發展,完完全全因「凍頂烏貶龍茶」五個字打響知名度使然?又凍頂烏龍茶的特色:香、甘醇、澗喉而聞名於世,喝過凍頂茶的人莫不讚償於口,又二十年前即民國七十二年以前的展售比賽茶-『特等茶或頭等茶』,其品質勝過現在的比賽茶,外觀較差而已。以前外觀是條索形,而現代的是圓球形‧條索形的茶製造過程較短,容易焙火,
比較下會喪失其香氣,現代圓球形的外觀非常好看,整齊劃一,很有商品價值,但其製道過程非要反覆四、五次布球整形,費時又費功夫,焙火又田困難,香氣容易走失。我們想想看,以前的比賽展售茶都是中海拔的茶菁,皆產於永隆、凍頂、鳳凰一帶的茶區,做出來好茶勝過現代高海拔的茶,我們細心來檢討。以前在中海披採好茶菁做出來的茶會那麼的好,究其原因是以前拖用堆肥多(有機肥料),化學肥料只當做追肥而已,做茶過程又短暫。而現代的栽培管理恰恰相反,導致做出來約茶葉品質不良。
我國加入世界闆貿總協(WTO)之後,我國的產品受到最大的衝擊是「農產品」,因為我國農產品的生產成本過高、價格無法跟人家競爭,如美國地大物博又大面積機械經營,生產成本非常低,又我們地處於未開發國家的中國大陸,菲律賓以及東南亞諸國鄰近,其工資低廉,故生產的農產品就價廉,找們只有靠智慧和科技來勝出,和生產享優質的產品來掛帥-諸如高接梨、黑珍珠的蓮霧,高品質的凍頂茶,蘋果棗,軟枝楊桃等等。另一例即找們鄰國的日本,他們國民也以米食為主,他們加入關貿協定後第一批進口貨就是從美國輸入稻米,引起國內很大的震撼,結果進口米不合日本人的口味,國民都不買進口米,政府不得不用配售方式售完,以後進口商不敢再進口米谷!日本的米:秋田米、月光米其品質非常優秀香Q,在台北日本米一公斤台幣九十元,日本米都是搶著購買的。
羅馬城非一日造成的:凍頂茶同樣非一日而出名,我們育有這個高聲譽農作物-凍頂茶,我們要好好珍惜它,不但要好好維護好品質和聲譽而且要好好地發揚光大才是遠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