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1-28
- 最後登錄
- 2024-4-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384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7491
- 相冊
- 5
- 日誌
- 3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茶,源自於中國傳播於世界,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是全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地球上有茶樹植物,已有六、七千年以上的歷史,然而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只有四、五千年左右。中國產茶歷史已達四、五千年之久,數百種茶葉一直被世界人民所享用。中國茶葉種類之多為世界之冠,茶葉行家有句話《茶葉喝到老,茶名記不了》,足見中國茶類豐富多彩的程度。
《柴、米、油、鹽、醬、醋、茶》,更凸顯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創造出中華民族特有的茶文化,更形成茶藝、茶道、茶葉知識、茶的神話故事...等,更因商業行為,研究出茶葉栽培、烘焙技術及茶葉購買技巧、茶壺技術...等,充實了中華文化。我們本著一顆赤子心,希望能把自己所知道的有關茶的種種告訴各位,我們也搜羅些茶方面的書籍及網頁,由衷地期許我們能讓大家對茶葉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我國是茶葉原產地,距今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時代,即有野生茶樹的發現.唐.陸羽茶經中,六之飲,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陸羽推論茶葉之被利用始於神農氏(西元前2,700 多年),按此計算我國利用茶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根據史料的記述,茶葉在早期(神農時代至春秋前期)被視為尊貴之物而用於祭祀,用來祭拜祖先及天地之神.至春秋後期,利用其生葉煮食,而到西漢初期更被視為藥用植物.直到西漢後期至三國時代才被當做高貴飲料,而為官廷貴族的待客之物,到西晉(西元265 年)茶葉已逐漸被視為普通飲料,至唐宋逐成為〞一日不可無〞的飲料,茶與米鹽同列民生必需品.
由於歷代貴族皇室對茶的重視,茶在周朝以前已被列為貢品,尤以唐宋更甚,宋徽宗更著〞大觀茶論〞論述茶樹的栽培、茶葉的採摘、製造、烹點,以及評鑑茶葉色、香、味、形的方法.
茶除了做為貢品外,更是皇帝賞賜功臣、皇親的犒賞品,因此茶在我國被視為〞國飲〞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神農有個水晶肚,達摩眼皮變茶樹,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於上古,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記載,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方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於唐代的說法。其它則尚有起源於神農、起源於秦漢等說法。
※神農說
根據陸羽茶經的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嚐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嚐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 ,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另一說法:「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不過以今人看來,似乎有誇大之嫌。魯迅先生在《南腔北調‧經驗》中寫道:「我們一向恭維古人,以為藥物是由一個神農皇帝自嘗出來的,他曾經一天遇到七十二毒,但都有解法,沒有毒死。這個說法,現在不能主宰人心了。」因此,魯迅提出自己的看法:「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這裡嘗一點,那裡嘗一點,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無效,有的竟吃了對症的就好起來。於是知道這是某種病痛的藥。」所以,說神農氏是總結了原始社會人民長期的生活經驗,應比較恰當。」
※秦漢說
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西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餔。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斲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鰲。烹茶盡具。餔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
※六朝說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係王肅提倡茗飲而始 。
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係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傳說菩提達摩自印度東使中國,誓言以九年時間停止睡眠進行禪定,前三年達摩如願成功,但後來漸不支終於熟睡,達摩醒來後羞憤交加,遂割下眼皮,擲於地上。不久後擲眼皮處生出小樹,枝葉扶疏,生意盎然。此後五年,達摩相當清醒,然還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達摩採食了身旁的樹葉,食後立刻腦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禪定的誓言,達摩採食的樹葉即為後代的茶,此乃飲茶起於六朝達摩的說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並說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然因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