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盂
痰盂為早期人們吐痰裝痰之用,又稱唾壺,圖形大口,球腹,高圈足,擺放在客廳或臥室。使用前先加水半罐,痰吐在罐內,不要隨地吐痰。本件痰罐是由銅製造而成,形若喇叭。其年代約在民國初年。
門環或鋪首
門環為銅材製作,普通有兩個環,釘在兩扇門左右對稱的邊上。關起來時在門的中間,要關門時拉門或喚門的敲擊響聲之用。正廳大門的門環有銅質、有鐵質,大體為清末民初的物件。本件門環的座呈八卦形,邊緣的如意頭,具有避邪與招福的功能。
陶牡丹
陶牡丹共二朵一支花瓣上花蕊成紅色,有綠葉襯扥,為陶製作品,主要作裝飾之用。本件文物器型完整精美,保存良好。本件為民國初年作品。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陶人像或陶偶
陶偶為婦人像,穿褐色長衣下穿裙,內著紅色上衣,頭戴帽子,儀態清秀,似戲劇人物中的員外夫人,作裝飾用。可能是民國初年作品。
 油燈
油燈為早期人們點燈照明之用,使用時先加油,加至半滿,若超過燈嘴則油溢出。油嘴中塞棉帶,棉帶通到燈壺底,點燈時即點油嘴上之棉帶。棉帶吸油具毛細管作用,就可點著以照明。本件文物油壺是球形,提把呈片狀葉形,但壺蓋已經不在,所以,文物已不完整。油燈的年代約民國初年。
 銅鎖
銅鎖共有十三把,為早期人們使用鎖,成長方立體,鎖可鎖箱子、鎖門或做信仰物鎖情。這十三把鎖都是銅製造的,但每把鎖的鎖匙都已失去,因此,無法開啟。
 伎樂俑
伎樂俑為古代陪葬品,有一隊伎樂俑有司琴、司笛、司鼓等用各種樂器的女演奏者。伎樂俑用陶土製作,唐代仕女造形,高髮髻、胖面龐、雙手擊鼓。
 陶釋迦
陶釋迦是陶製的釋迦,釋迦是水果,因其果形像釋迦摩尼佛的頭髮而得名,作為裝飾之用。本件文物器形完整,但表面球粒略有磨損。本件為民國初年作品。
 花瓶
花瓶由陶製作,長頸而大腹的容器,瓶身是粉紅色,瓶面有凸出的樹與花,是褐色、花瓶作插花之用。本件文物器形完整,但瓶頸歪斜為美中不足。本件為民國初年作品。
 壁飾
這是一件由交趾陶技法而做的一件壁飾,似為牆壁轉角處所按置的西方造型的裝飾品,有兩個動物的神話故事,看起來又似獅與猴的故事,腳下為葉狀的草全圖彩色。本件為民國初年作品。 資料來源:台灣民俗文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