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三級古蹟-國姓鄉北港溪石橋 [26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8-4 01:33: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2-8-4 01:34 編輯

國姓鄉北港溪石橋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位址:
國姓鄉北港村第十鄰

年代:
日據前期

北港溪石橋俗稱糯米橋,建造於日據前期,為北港村昔日對外交通之要道。

北港溪石橋興建之前,原為一簡便搭造的木構橋樑,日軍為縮短聯繫東勢與埔里二地軍用機場的運補作業,由小埔社經大坪頂經北港溪水長流至新社,如此,便可避免由台中經霧社、草屯再溯烏溪北上埔里這段遙遠路程,故建造石橋。

乃日本軍閥統治臺灣初期,為徵斂台灣物資,運輸需要便捷交通所建。

北港溪石橋,係四孔拱型石橋,石材取自北港村埔尾段之山區,就地打造而成,每個石塊之尺寸大小依橋之拱型狀打造堆砌而成,再用糯米、紅糖、石灰等為結合材料砌成,目前在台灣並不多見。

北港溪石橋承受壓力愈重,橋身愈穩固,歷經多次水患,除民國四十七年及六十一年之兩次洪水淘空橋面路基外,皆無法撼動其分毫。

石橋附近環境景緻優美,範圍橫跨北港溪,橋旁另建有台21線新建橋樑一座,由於石橋造形獨特,溪床廣闊魚蝦成群,與周遭石璧、古樹景色渾然天成,每逢假日前往戲水垂釣之民眾絡繹不絕,實為一思古幽情之最佳去處。

建造作者:

台中州日本社商源田組承造

創建年月:

日治昭和15年(1940)開工 昭和16年(1941)完工

歷史沿革:

位於國姓鄉北港村北港溪上,俗稱「糯米橋」,係於日治時期昭和15年(1940)二次大戰期間所建,已有六十多年歷史。

由日本商社源田組承造,日人淺野氏督造,彰化技師張色監工,石工部分由當地人王金練、黎雙火承包。

其特色為橋身用當地之石頭以手工打造而成,每個石塊之尺寸大小依橋之拱型打造,並依力學原理堆砌而成。
  
依據當地耆老訪談結果,得知民國4、50 年代,水泥相當昂貴且稀少,遂利用糯米混合紅糖、石灰等作為砌石填縫的材料,以興建此一橋樑。另本局86年間委託漢光建築師事務所調查研究,得知橋墩石塊間係以灰漿填縫,且未發現縫泥如傳說中以糯米漿、牛血、石灰、三合土等材質。98年本局辦理糯米橋修復工程,該橋體文石以糯米灰漿填縫構築而成,為三墩四孔西式拱橋,外觀古樸典雅。

興建此橋的目的在運輸國姓鄉之北港、梅子林和仁愛鄉眉原、清流等地之山產;也是埔里通往台中縣東勢之捷徑和戰備道路。民國83年被公告為三級古蹟,民國93年七二水災將橋面沖走,目前只剩部份橋身及橋墩。

建築介紹:

具有整體造型的藝術美感,可藉由保護這座橋樑及溪流的自然資源,發展本地的觀光。

石材的尺寸、大小,依橋樑的拱形狀打造堆砌,因為拱橋是最符合科學原理的橋樑,近來一些新的橋墩,也以拱橋的形狀出現,一來符合力學原理,二來減少洪水的衝擊,是相當了不起的工程。

石材的尺寸、大小,依橋樑的拱形狀打造堆砌,因為拱橋是最符合科學原理的橋樑,近來一些新的橋墩,也以拱橋的形狀出現,一來符合力學原理,二來減少洪水的衝擊,是相當了不起的工程。

糯米橋的整修工程仿古修復,補砌橋墩掉落的石塊須挑適當地的黃沙岩,再以手工打造成四角形狀,在橋墩疊砌補空,不使用鋼筋與鐵勾,以恢復過去的原貌。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pk2012 + 4 + 2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2: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