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7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彌陀彌壽宮
彌壽宮是一座媽祖廟,建廟歷史有200多年,正殿主祀媽祖,雙手持如意面版,嚴肅中略帶點慈祥的笑容,臉彩為粉紅色,媽祖的金身是於1975年重建時所重新雕塑,有別於台南祀典大天后宮的黑面媽祖。五開間廟門設計中的右側門神是一對宮女,一般廟宇的門神都是男的,只有供奉女性主神的廟宇,才會出現女性的門神,非常特殊。廟宇的建築相當美麗,宮前的石獅子造型非常可愛,都值得細細欣賞。

彌壽宮歷史久遠,最早是在清朝時期設立,供瀨南鹽場(今瀰陀鄉鹽埕村)鹽民仰拜,由於是由官方設立,所以有「府正堂」之稱。隨著彌陀港道淤塞,彌壽宮媽祖神像移置庄內,由8村村民輪年奉祀。清朝咸豐7年,興建廟宇於福德祠西側,稱為「彌壽宮」,現今所見到的彌壽宮則是1975年新建完工,是大部分彌陀人的信仰中心。彌壽宮除正殿主祀媽祖外,隸祀千里眼與順風耳,據說與台南大天后宮十分神似。建於左側的太歲星君殿,奉祀太歲星君;左廂配祀註生娘娘,右廂配祀福德正神;另在右廂房配祀「虎公爺」。

彌壽宮在廟宇的右廂是會議室,平時也提供信眾結婚喜宴的場所,左廂則規劃為圖書館及行政人員辦公處。廟埕左側則種植兩棵大榕樹供信徒乘涼之用,廟埕正前方是一座大型康樂台,是廟方或鄉內舉辦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每年承續舉辦各種傳統民俗廟會活動,有農曆年的安太歲點光明燈、正月15鬧元宵信徒「乞龜」等,3月媽祖誕辰,演戲3天酬神;7月中元「菜碗」普渡,12月24日謝太歲,廟內神明並有「收契子」等,讓彌陀弟子不論出外打拚、出海捕魚都能感受到媽祖的庇佑。同時廟中設有安光明燈,全年都可以登記安光明燈。彌壽宮是彌陀鄉人人耳熟能祥的著名地標,從台17線濱海公路抵達彌陀鄉,在路上隨意詢問任何鄉民即可抵達。
寺廟地址:高雄縣彌陀鄉彌壽村中正西路11號
寺廟電話:07-6175629
資料來源 高雄縣政府觀光交通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