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神廟(Pantheon)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里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燬,直到公元125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國立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是由米開朗基羅在可同時容納3000多人入浴的4世紀的蒂奧庫勒茲阿諾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蹟上所建造的,因此別名又叫特魯美(浴場)博物館。這裡陳列著從浴場遺蹟出土的文物,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刻、鑲嵌物,都是古代藝術的世界級珍品。現在管藏除了浴場原址之外,還分別收藏在Crypta Balbi、Palazzo Altemps與Palazzo Massimo alle Terme等三個地方。
在羅馬城內除了古城牆,還遺留下來多座凱旋門、城堡宮殿、大型廣場和教堂。古羅馬廣場(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可以容納約2000人的卡拉卡拉浴場(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曾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其他著名的建築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和威尼斯廣場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