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四念處觀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0-17 02:06: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四念處觀

佛陀剛成道證果時,獨自在優樓頻螺聚落尼連河邊的菩提樹下,靜坐沈思,心中想著:「在這世上唯有一個法門,能令眾生的心清淨,並且遠離種種痛苦煩惱;同時,能滅除眾生所有不良善的行為,獲得正法利益,這個法門就是四念處。什麼是四念處呢?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修持四念處觀,就會遠離成聖成賢的法門,與聖道漸行漸遠;如果與聖道漸行漸遠,就會與甘露法門愈行愈遠;如果與甘露法愈行愈遠,就免不了遭受生、老、病、死種種憂悲苦惱。相反地,若能修持四念處觀,就能親近成賢成聖的法門,受此甘露法門的薰陶,也就能避開生、老、病、死的種種憂悲苦惱,究竟離苦得樂。」

此時,大梵天王以天耳聽到如來的心聲,滿心歡喜地想:「我應當前往讚歎佛陀的體悟。」瞬間,他已來到佛陀面前,恭敬頂禮後說道:「世尊,誠如您所體悟,四念處觀確實能淨化眾生,遠離種種憂悲苦惱。四念處觀是行者精勤用功的下手處,好比白鶴騰空,一飛即逝,修持此法門得以速成佛道。所有人天導師應當以此覺悟之道,持續不斷地為眾生開示,使其都能聽聞知曉,悲憫濟拔一切有情。」

天王進一步表示:「過去一切諸佛,因此法門而能得度;未來、現在一切諸佛,也將因此法門得度。度過什麼呢?度過生死煩惱瀑流,必須將煩惱妄想一一降伏、調伏,使身口意三業清淨,才能達到究竟的解脫、清涼、自在。世間人常在生死輪迴之中,唯有明眼人具足智慧,能洞悉十八界種種虛妄,並且宣揚這四念處觀的法門。」

天王讚歎:「譬如恆河奔流入海,四念處觀也是如此,依此聖道,歸流、趣向甘露大海。世尊出現於世,為眾生開示所證之法與調伏之事,依四念處觀,轉妙法輪,普願一切人天皆能度過老、病、死、苦之流。」大梵天王再三禮敬佛陀後,法喜充滿地離去。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五》


省思

佛陀在入涅槃前,付囑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四念處觀實是修行的基石。一般人因為執著四大、五蘊為實有,因此於色身生起「淨」倒,於感受生起「樂」倒,於事物生起「我」倒,於心念生起「常」倒;由於這四種顛倒,成為攀求、追逐的僕人,作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行者若能勤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則能破除種種妄想執著,誠如《圓覺經》所言:「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找到真正安身立命之處。


來源: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17: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