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養心莫善於寡欲
一般人生活當中都有所喜好,嘴巴對於美味、眼睛對於美色、耳朵對於音樂、鼻子對於香氣、皮膚對於柔軟、四肢對於安逸,可說出自人的本性。
問題在於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卻太多,有些人縱欲、嗜欲、淪為欲望的奴隸,不但讓心靈失去全然的自主與自由;還可能貪慕榮華,擋不住誘惑,因而做出種種敗名喪節的事端。所以,孟子教導世人:「養心莫善於寡欲。」修身養性沒有比減少欲望更重要的了。
欲望就像個破水缸一般,永遠都裝不滿,會令一個人變得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不惜寡廉鮮恥以求之。三國時代諸葛武侯孔明躬耕南陽時,所居草蘆中門,即貼了一幅對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揭示了武候所追求的道德情操與生命境界。
武侯表明為人處世應恬淡寡欲,遠離名利,不為形勞,不為物累,才足以光大內在的志向;保持心靈的清靜,榮華富貴無法令其搖蕩心志,這樣方能高瞻遠矚,實現遠大的理想。
基於此一理念,武侯身為蜀相,一意鞠躬盡瘁,既不願仿效曹操「受九錫」,進爵稱王;亦不願為個人攢營私產,自許有朝一日歸真時,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不負劉後主,由是在青史上留下「天下第一軍師」的美名,也留下了高風亮節的典範。
來源:普圓武聖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