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8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海邊挑魚 莊索

作品資料
類別:油畫
作者:莊索
品名:海邊挑魚
年代:1983
尺寸:80 × 116 cm
媒材技術:油彩、畫布
作者資料
作者姓名:莊索
性別:男
國籍:中華民國
作者生卒年:1914 至 1997
作者生平:在臺灣有關莊索的生平藝事,紀事鮮少且較難尋覓。要對這位出生於臺灣,成長於大陸,又輾轉返回故居的畫家,有概況的瞭解,只能從其子,亦是民俗學者莊伯和君的一篇對其父親之行誼的敘述,約略知其一些: 莊索,1914年七月八日生於高雄市旗后,自小即嶄露繪畫天份,就讀旗后公學校時,就為家鄉之廟宇畫製壁畫。15歲時,跟隨祖父返回祖籍泉州,並進入廈門美專西畫系就讀,接受學院式的繪畫訓練,建立起堅實的基礎和穩重的畫風。 1932年,自廈門美專畢業後,先後執教泉州民生農校(1935年)、衙口小學及晉江公學。1937年,抗戰爆發時,莊索加入抗戰行列,組織宣傳工作團,下鄉向民眾宣導抗日救亡,將幼時為家鄉廟宇畫壁畫的經驗,延伸為製作抗日壁畫的主張。……抗戰勝利了,局勢日益動盪,人心惶惶。此時在台灣的親人建議下,重踏已別離十八年的故土。重返台灣後,結婚生子,再執教鞭……爾後,出任高雄市漁會水產陳列館。並曾為農復會、中央研究所、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及水產實驗所工作。(註1)莊索於耳順之年,重新持筆作畫,畫的是他的記憶和生活。他走過人生的大半歲月,豐富的歷練,在雙眼閤閉之向,昔日的點滴歷歷在目,而這些皆體現在其藝術上:「對自己多難的國土人民及歷史文化,背負著使命感而追求永恆,認真的探索深度,蓄銳功力,真縶嚴肅之情,自然流露於畫面上……。」(註2) 註1 莊伯和,「莊索的生平藝事-寫在父親畫展之前」,雄獅美術,249期,1991/11,頁125-133。註2 同註1,頁127。
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