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6-27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9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8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stzibet 於 2013-1-27 01:54 編輯
你真的很單純
之前我們搞IPO基金都被香港掛牌公司給裱過了
金融業你摸透一點
你會發現出事的時候
死的幾乎都是第一線
有人被雷曼表過
我們也被一些世界前三大銀行表過
如果你跑的夠上層的話
業務量夠大的時候
你會發現很容易被表到的
再來沒有任何投資風險都是0
光是一般銀行的存款跟公債之間的利率差別
某個程度來說就是風險的補貼
公債都有出風險的機率(只是絕大部分機會很低~低到靠北)
何況是金融操作
至於香港匯豐銀行
那又怎樣?
你不是第一手搞的人
你永遠不知道實際操作的情況
以前連政府公債都有一個誇張到靠北的買賣價
交易地點在哪邊?
香港X豐銀行最頂樓
門檻5000萬美金起跳
然後..............
我知道你覺得很好
等到操作的結果
哪天遇到"突發性"狀況被表一次
你就知道了
金融業會說市場沒風險的只有兩種人
1.根本不知道甚麼叫風險?(第一線業務人員很多都這樣)
2.知道有風險卻隱瞞不講的(基金操盤人,搞初級市場的人)
不過你就推吧
還是奉勸
最容易有狀況的
都是標榜無風險的投資的東西
而且出狀況的
人的因素真的都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