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點推薦] 「大台北」如何泡好湯/別太熱、別太深、別太久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3-17 16:37: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旅遊休閒
 

如何泡好湯/別太熱、別太深、別太久
 

【欣傳媒/記者丁彥伶/專題報導】
 
 

喜歡泡溫泉的人,常常愈泡愈熱,以為泡愈熱,愈能消除全身痠痛,或是治療關節炎,結果泡得全身紅通通,像煮熟透的蝦子般,不過醫師說,泡太熱不僅傷皮膚,還容易發生危險,其實水溫只要達36℃到37℃就可以達到療效。

泡湯別太熱

泡溫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很多人泡的時候就會覺得痠痛減輕,這個功能就像復健科做水療復健,在溫水中可以增進身體膠原組織的延展性,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也能促進新陳代謝,但是泡得太熱,反而會使體內新陳代謝後的物質,無法排熱導出而累積,使肌肉更痠痛。

日本電影「羅馬浴場」中,主角發現日本的溫泉有許多不同的療效,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許宏志表示,很多溫泉的泉水介紹不同的泉水含有許多微量金屬,分別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和關節痛,但其實「熱」是泡湯最主要的療效,不過水溫只要在攝氏36℃到37℃,血液就會跑到皮膚表層,以及各個組織中,達到療效。

相反的,如果溫度太高,全身周邊的血管大大擴張,所有的血流都堆在皮膚和肌肉組織中,但是人體器官最主要的大腦、心臟,卻處於缺血狀態,不只對上年紀的人相當危險,現代人太肥胖,或是吃太好有高血脂、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有害健康。

泡湯別太深

而且,泡溫泉時池水的水壓會使腹部內壓增加,心臟血液容量增加三倍之多,很多人泡溫泉時,都抱著撈本心態,平常在家裡泡澡很少能加水到太深的深度,到了溫泉湯屋,水一加就加到泡到胸口,把全身都埋進水裡。

許宏志提醒,平常心臟血容量約有400CC,但如果泡到胸部的溫泉水中,心臟內血液可達1200CC至1300CC左右,所以很多人泡溫泉時會覺得喘不過氣,甚至出現頭昏、呼吸不順,表示神經系統在提出警告,最好馬上離開溫泉池,不要再繼續泡下去,否則可能會發生危險。

泡湯別太久

溫泉的水溫多在攝氏40℃左右,泡一下會達到血液循環,但如果泡太久,因為水溫比體溫高太多,泡太久肌肉蛋白質會遇熱產生暫時變性,肌肉反而會變得僵硬,所以若泡完溫泉,反而感到肌肉緊繃,表示你的水溫泡太高、泡湯泡太久了。

溫泉湯屋一兩小時就要數千元,如果使用時間太少,讓人覺得不划算,但事實上,泡溫泉時最好泡4到5分鐘左右就要起身休息一下,最長一次也不要超過10分鐘,上上下下反覆三到四次即可,泡溫泉的總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

更多溫泉旅遊資訊,請上【戀戀溫泉鄉】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90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3 23: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