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1
- 最後登錄
- 2024-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10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清水祖師生於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年)[1],永春縣小岵鄉(古作小姑鄉)人
清水祖師幼年時,即在大雲院出家,遍訪名山後,居於永春縣,以「道行精嚴」聞名閩南。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清水祖師被素仰其道行的劉公銳請到安溪求雨,非常成功。故當地百姓極力挽留之。於是清水祖師定居安溪,而劉公銳慨然捐出大筆土地,在「張巖」建庵。祖師見「張巖」之「清泉不竭」,便改張巖之名為清水巖。劉公銳不僅布施,也跟祖師有深厚的交情。《清水祖師本傳》:「乘劉公銳至巖,祖師囑以後事謂:形骸外物,漆身無益。」《清水祖師本傳》:「立(劉公銳)為檀越主,祀於岩左東軒。凡春日抬大師像下山迎香,必以公銳像配迎駕前,蓋所以報其功也。」
而清水巖之庵本為草庵,多賴清水祖師和徒弟楊道、周明等幾度拓展,終於開拓寺宇。故日後奉祀清水祖師之寺剎,多名為「清水巖」,如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
清水祖師熱心於公益事業,多次募捐款項,號召造橋鋪路,一生興建過幾十座橋樑。並且醫道高明,常常施藥救助人民。不僅閩南泉州,連建、邵、興、劍、汀、漳各郡人士皆相當崇敬,施主尊崇,布施極盛。明朝何喬遠《閩書》:普足(清水祖師)術行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岩十九年。清朝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普足名重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岩十九年。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清水祖師圓寂於清水巖。安溪縣民感激清水祖師,故加以奉祀。從此,清水祖師成為安溪縣民信仰最誠的地方神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