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胡次青寫意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7-2 16:0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漂泊的人 於 2013-7-2 15:58 編輯

胡次青,名原煥(號煥道人),歙縣李槐堂人,工畫山水、翎毛,尤喜作寒鴉圖,曾在上海賣畫,拜海派大師蒲華為師,與同里畫家王村鷗友善,常互贈互題,生卒年不詳。《新安畫苑錄》有其小傳。

 

 

 
前3幅畫為大陸拍賣網站所下載

後3張為同1幅畫:為小弟所收藏~依干支(壬午年)推算應於1882年所畫

 

 

 

蒲華(1839-1911),晚清“海派”畫壇具有創造精神的代表畫家。其畫氣勢磅礡,可與吳昌碩媲美。蒲華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雲,號胥山野史,種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室名九琴十硯齋、芙蓉庵,亦作夫蓉盦,劍膽琴心室、九琴十研樓。浙江省-嘉興人。自小喜讀書,能作文章,曾參加過科舉考試,但其性格追求自由,與窒息個性的科舉八股文-格格不入,最終只得秀才,從此絕念仕途,專心致志於藝術創作。   他在嘉興時,家境貧寒,曾租居城隍廟,一心致力於繪畫,為人朴厚,淡於名利。22歲結婚,與妻貧困相守,情感志深。這一時期,在他清苦平靜的生活中,激起幸福的歡樂。他與友人結成鴛湖詩社,看花、飲酒、賦詩,意志甚豪。1863年,與畫家相依十年的妻子病逝了,這對視功名富貴為身外之物,而注重感情的蒲華來說打擊沉重,悲慟情懷。在他的詩中道出“十年結知己,貧賤良可哀”。“良緣何其短?”的心境,表述其內心深深的悲痛。當時他32歲,無子女,但他只企求“魂兮返斗室”,從此不再續娶,至老孑然一身。后來寓居上海,鄰里住的是妓女,也能潔身自重。   蒲華攜筆硯出游四方,以賣畫為生。一度居住台州太平(今浙江溫岭),及浙東寧波,最后寓居上海。在這些地方留下了不少墨跡。蒲華的知友中友情最深的是吳昌碩。與其交往達40年,常在一起題字作畫,藝術主張和意趣追求也相近,亦以氣勢取勝。蒲華謝世時身旁無親人。吳昌碩等為他料理喪事。   蒲華癖好古琴,遇即購藏,視為心愛之物,故居屋名為“九琴十硯”樓。蒲華能詩善書、擅畫山水,花卉、尤愛畫竹,一生勤操筆墨,畫筆奔放,縱橫滿紙,風韻清雋。師承陳淳、徐渭、鄭板橋、李(善)的風格,在傳統基礎創造出自己的風格。所作山水大軸或冊頁,雖多作山居、讀書等傳統題材,但構思,布局新穎,詩意盎然。筆力雄健奔放,如天馬行空,善用濕筆,水墨淋漓,線條流暢凝練,柔中寓剛。   他性格放蕩不羈,有豪壯的一面,也有落拓的一面.   他的寫意花卉,多作梅、蘭、竹、菊、荷花等,或畫秋菊凌霜,或寫墨竹,一竿數枝,挺立直上,或作虯枝老梅,繁花怒放;筆墨流暢,凝練著色清麗、生氣蓬勃,似陣陣芬芬,迎面扑鼻。他的墨竹畫,瀟洒奇逸,吳昌碩題為:“墨沈淋漓,竹葉如掌,蕭蕭颯颯,如疾風振林,聽之有聲,思之成詠,其襟懷之洒落逾恆人也!”   蒲華的一生,貧困潦倒,極不得志,吳昌碩在他的墓志鉻上題“富於筆墨窮於命”,道出其一生經曆。蒲華逝前畫價僅僅能維持自身生存,略有結余即收藏古琴。他一生勤操筆墨,在晚清上海畫壇中留下很多作品。蒲華愛喝酒,時酣酒肆,得興時吟詩作畫,加之性格平易,當時有前來求他寫字作畫者,也不計酬金多寡,時常是若為其代付酒資即可得字畫。又有些前來求畫者趁其暢飲,備筆墨紙硯,酒酣落筆,頃刻成幅,山水花卉,有求必應,因而有許多作品流傳下來。近些年他的作品又大量流入海外,被港台文物商所獲,轉入市場流通。現在美國-紐約和香港都有許多蒲華的作品進入拍賣。成交價雖不如吳昌碩、任伯年等人高,但也很可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1 05:2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