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情報] 學習障礙(困難)概念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0-30 14:44: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個體因智力遲鈍(智障)、感知或運動障礙、情緒和行為問題以及社會教育的不利因素(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或教育方法不善等)所造成的學習上的失敗統稱為學習障礙。它是生物學(如腦損傷)、社會文化(如家庭教育不當)和心理學(如注意障礙)三個領域中多種不良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障礙包括智障、學業不良和學習失能三種形式。不過,在更多的情況下,智障不列入學習障礙的討論範圍,也不列入本講義的範圍。了解這些概念有助於我們克服學習困難。

(一)“學習”概念的界定

“學習”有廣義與狹義的定義,以及學生的學習等定義。本講義所討論的學習,是指以讀寫算為代表的智力學科的學習,亦即與知覺、認知、抽象化、概念化等高級神經活動相關聯的學習。

(二)“學業不良”的界定關於“學習障礙特徵”的界定,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

1.指學生學業未達基本標準。教育有其一定的目標。此目標指各個年齡、各個年級、各門學科或領域所規定學生必須達到的水平。它以各年齡、各年級的共同標準的形式確定下來。凡未達最低限度標準的學生,稱為學業不良學生,原則上都得實施輔導或治療教育。

2.將“低學力”(under-achiever)稱為“學業不良”。這裡所謂的低學力,指學生實際的學力測查結果明顯低於其智力測驗結果所推定的學力值。

3.學生因身心障礙,不能充分發揮其自身所擁有的潛能所導致的學習困難學業遲滯。若使用常態分佈模型,他們常常位於下位的7%內。

第一種界定最具有實踐意義,但容易出現“標準”是否合理的爭論。
第二種界定有利於尋找智力以外的不利於學力的因素,諸如教學法、家庭、環境適應等因素,但在智力上又容易陷入宿命論。
第三種界定從學生自身尋找答案,較符合尊重兒童個性的教育精神。

1.學習失能不是整個智力發展的滯後,而是某些特定部分的發展失常。

2.學生只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基本心理過程中顯示出一種或多種障礙,包括聽、說、讀、寫、拼音、或算術方面的問題,表現為學習上的知覺障礙、聽覺障礙、輕微腦功能障礙、閱讀障礙、發展性失語症等。但原發於視覺障礙、聽覺障礙、運動障礙、弱智、情緒障礙的學習問題或由於環境缺陷所導致的學習問題不在其列。

3.學習失能是內發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障礙群的統稱。
本文轉載來自揚愛身心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7 19: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