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0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埾持真理
『 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箴言 18:1
與眾寡合是一個表象,最重要還是要看背後的原因。
聖經說我們(信靠基督的人)不屬於這世界,這世界也恨我們, 因為我們不屬於世界,這樣的與眾寡合,是因為我們埾持聖經的真理,不向世界的價值觀低頭,許許多多的先知與信徒就是憑藉這種確信的精神,留下了影響生命的見證,仍然成為我們今天的借鏡,讓我們能在屬靈路上走得穩妥。
然而,如果人因為拒絕真智慧而變成與眾寡合,這人仍然屬於這世界,只是與人合不來,也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因他尋求自己的心願,廣東話說「好似成村人都得罪了他」,他並不能與拒絕屬世以致與眾寡合的人相提並論。
要成為那一種與眾寡合的人,關鍵是有沒有對真智慧有渴慕尋求的心,而一切的真智慧都來自神。要成為一個有真智慧而與眾寡合的人,還是只因個人局限而成了與眾寡合,人還是可以抉擇的。且做一個喜愛耶和華律法,晝夜思想,埾持真理的屬靈人吧!
當然,拒絕屬世的人,不是孤芳自賞,獨走天路,而是與神同行,也與屬神的人同行。以色列民族曾有一個先知以利亞,逃命的時候,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神告訴他:「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神的話復興了以利亞。
相比中國典型悲劇人物屈原。他的楚辭名句傳讀千古:「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最後終於自沉汨羅。這個事例,套用到屬靈人的身上,會叫做屬靈的驕傲,我們也要警惕。
來源:台灣聖經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