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與兒期早行喻 [複製連結]

能天使(四級)

突擊!!!!

Rank: 7Rank: 7Rank: 7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5-1 22:24: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pungcat 於 2014-5-1 22:28 編輯




頂禮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從前有一個人,在某天夜晚對他的兒子說:「明天一早,你陪爸爸到某個村落去拿取東西。

今晚早點休息,明天可別賴床了!」

隔天一大早,兒子一覺醒來,沒有知會父親,就迫不及待地衝出大門,獨自動身前往父親所說的村落。

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了,身疲力竭,饑渴難忍,而且什麼東西也沒拿到,一無所獲。

兒子拖著疲憊無力的腳步回到家中。父親見兒子回來了,便呵責:「你怎麼這麼愚癡是一點智慧都沒有。

為什麼不等我一起出門呢?這樣白白地浪費時間來回奔波,簡直是自討苦吃,只會讓世間人笑話你啊!」

凡夫眾生也是如此,有些人認為出家剃除鬚髮,穿上了袈裟,就不用從師學習修行之道,

徒有出家眾的形相,思考、言行卻與趨向聖道無關,失去了因出家修行,可獲得修習禪定、

福慧等功德利益,乃至於無法成就沙門妙果。就像那個愚癡的兒子走了許多冤枉路,讓自己精疲力竭,

卻空無所獲一樣。不求明師諮受道法,落實修行,只是外表像沙門,卻無法得到出家沙門的利益與成就。




典故摘自:《百喻經.卷第四》


省思


--------------------------------------------------------------------------------

憨山大師〈費閑歌〉云:「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

盲修瞎練也徒然。」佛法強調「行解並重」,古德云:「欲知山前事,須問過來人。」

善知識能帶領後學少走冤枉路,乃至於不致走錯路、走遠路。因此,佛陀以此則譬喻提醒佛弟子:

「不求明師諮受道法,失諸禪定道品功德,沙門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虛作往返徒自疲勞。」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若能得親近善知識,親聞正法,應恭敬、感恩且虛心受教,

切莫枉費了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殊勝因緣,而枉受輪迴之苦。






中台禪寺   佛典故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1 18: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