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3-27
- 最後登錄
- 2020-6-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83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920
- 相冊
- 0
- 日誌
- 5
  
狀態︰
離線
|
圖/傳旆
放下心中的弓刀
過去,在舍衛國有一戶貧窮的家庭,夫妻都非常慳吝,性情凶惡,而且不相信因緣果報。
佛陀悲愍他們愚癡無知,於是變現為沙門,來到他們家乞食。當時男主人不在家,
婦人一看到有人來乞食,就對沙門破口大罵。沙門平靜地說:「我是求道之人,以乞食過活,
你不需要辱罵我,我只希望得到一點食物而已。」婦人怒罵:「即使你現在馬上要死了,
也不可能拿到一點食物,更何況你看起來這麼健壯,竟然還要我施捨食物給你!
你待在這裡只是浪費時間,還是趕快離開吧!」
此時,本來站在門口的沙門,突然在婦人面前兩眼上翻,呼出最後一口氣,示現了死相。
隨即,身體膨脹,許多蟲子從鼻口爬出,腹腸潰爛,不淨血水漫流全身。婦人見到這麼恐怖的景相,
嚇得說不出話來,驚恐不已地逃離現場。示現神通的沙門也隨即離開,前往數里外的樹下休息。
男主人在回家的路上碰到驚慌失措的婦人,便詢問她事情詳由。婦人苦訴剛才所遇到的恐怖情景。
男主人非常生氣,便問:「他現在在哪裡呢?」婦人回答:「應該離開了,但大概也走不了多遠。」
於是,男子帶著弓箭及刀,循著足跡去尋找沙門。他生氣地拉開弓弦、拔出佩刀,沿路奔走,一心只想要砍殺那位沙門。
沙門立即化現一座琉璃小城,將自己包圍起來。男子繞城好幾圈後,仍然不得其門而入,
便對沙門說:「你為何不敢開門?」沙門回答:「想要我開門,你要先將弓刀丟掉。」
男子想著:「我就先照他說的把弓刀放下,只要一進門,就用拳頭好好揍他一頓。」
於是,男子便將弓刀丟到地上。
但是,門並沒有打開,男子對沙門說:「我已經把弓刀都丟掉了,你為何還不開門呢?」
沙門回答:「我是要你將心中的惡意弓刀放下,而不是手中的弓刀。」
男子一聽,大吃一驚:「這位沙門一定是得道的聖者,否則怎麼會知道我心裡的想法呢?」
於是,馬上磕頭懺悔,對沙門說:「我那愚昧無知的妻子不知您是已證得真理的聖人,妄論是非,
讓我心中興起了惡念。希望您慈悲接受她的誠心懺悔,我馬上帶她過來見您,也懇請您勸導妻子能夠修行求道。」
說出自己的願望後,便動身返家。
男子回到家中,妻子便問:「那位沙門怎樣了?現在在哪裡呢?」男子為妻詳述沙門的神通變化後,
又說:「他現在還在樹下休息,你應當儘快去向他懺悔,以滅除所違犯的罪過。」
於是這對夫妻來到樹下,五體投地向沙門至誠懺悔,希望成為沙門的弟子:
「沙門!您的神通變化如此殊勝,必是一位已證得真理的聖者。您能變現堅固而不可逾越的琉璃城,
您的意志清明、內心安定,沒有憂愁苦惱,是如何修行才達到如此神妙的境界呢?」
沙門回答:「我博學多聞、奉行正法,無有疲厭;精進學習、嚴持淨戒、常行慧解,不敢放逸,
以此精勤修行的因緣而成道,斷盡一切煩惱而證涅槃。」
接著,沙門說偈言:
「多聞能持故,奉法為垣牆,
精進難踰毀,從是戒慧成。
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多聞能除憂,能以定為歡,
善說甘露法,自致得泥洹。
聞為知法律,解疑亦見正,
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
沙門說完偈子後,放大光明,遍照天地,令這對夫妻驚訝不已,並對於所犯的錯誤既慚愧又惶恐,
當下發願斷惡向善,一心懺悔,滅除了二十億惡罪,證得了初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第一•多聞品第三》
省思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當遇到逆緣時,我們往往容易瞋惱不安,甚而動諸身口惱害於人;
因瞋造業,不僅傷害自己的法身慧命,最終更要自受惡報。行者知道瞋心的禍患,更要慎加防護,
除了轉化身口粗暴之惡行,更要放下心中瞋惡的煩惱。心中清淨即得解脫,透過清淨心讓我們能真心慚愧反省,
納受教法,建立正確的知見,身心就能得到真正的安定,成就解脫之道。
轉載自 中台世界(中台禪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