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心"極樂世界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6-23 20:30: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要往生極樂世界.

並不是現在煩煩惱惱緊張痛苦過日子,

還一面念佛一面擔心—

我死後不知道能不能去極樂世界,

像這樣的往生觀念和生活方式

很可能會很冤枉地死在娑婆世界.

弄清條件—別盡搞些不必要的行李

要往生極樂一定要弄清楚

真正必要的條件是什麼?

而且要時常檢查自己是不是符合條件,

才不會嘴裡說要往生極樂,

但是辛苦忙了一輩子, 結果還是枉死娑婆。

打個比方說:比如有一個人,

天天都說他要去美國,

天天看他都準備行李,裝了大包小包,

大家看他是一副要出國旅行的樣子。

結果時間一到竟然不能上飛機。

另外有個人, 看起來並沒有天天整理行李,

也沒有到處說他要去美國,

但是結果時間一到,

他就搭上了飛機到了美國。

這樣的事您是否覺得奇怪呢?

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

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規定,

去美國要準備很多行李啊!

天天準備行李並不是能去美國的條件。

要去美國的條件是要辦好護照 、

簽證、買好機票。

一個外表看起來並沒有準備行李,

而能夠去美國的人,

是因為該辦的他都辦好了,當然就能去。

而另一個人天天嘴裡說要去美國,

但沒搞清楚去美國的條件

沒有真正辦好護照、簽証、也沒買機票,

只是天天整理行李,把牙膏、牙刷、

衣服、毛巾打包裝箱,

使人覺得他好像要出國,

結果呢? 不能去是理所當然的,

這一點兒也不奇怪, 因為該辦的他沒有辦嘛!

往生條件—「信」和「願」

—只在一念之間,不必外求

往生極樂世界也一樣必須弄清楚條件。

蕅益大師告訴我們,

能不能往生極樂決定的條件在信和願,

要有信心和願力,

這該辦的條件不辦好的話,

搞再多的外表形式和數目都是不相干的。

如果該有的條件有,就必定能往生極樂。

信和願都不是外在的條件, 不必去求別人,

只是自己內心的問題而已, 只是觀念問題,

一念之間而已。

內心方向和焦點的調整。

(明白動機、目標)

願生極樂要緊的是內心方向和焦點的調整,

並不一定要過某一種形式的生活,

具有某一種外表、 或是特定做那些事,

才是願生極樂。 說實在,心中具足信心,

真的願意往生的人, 往生極樂是很容易的,

只是一念之間而已,

實在比枉死娑婆簡單而且快樂。

但是如果條件沒有弄清楚,

或是心中沒有真信、真願的人,

往生極樂就很難了,

這樣的人很可能只是常常 在佛教圈中活動,

跟著別人買念珠、 買法器、買居士服,

就好像前面的比方所說的,

嘴裡說要去美國,天天都在整理行李,

買旅行箱,

但是都沒有辦好簽証等等必要的條件,

他是外表看起來很像要出國,

但是沒有辦好必要的條件,

實在是去不成的。

他是有拿念珠、 按記數器念佛的外表形式。

但是沒有真正以信心念佛,

也缺乏願意丟掉心中的垃圾,

缺乏真正「願意快樂」的決心、願力。

缺乏這一份真信、真願,

當然是免不了枉死娑婆的。

這一生辛苦弄來的行李,

就只好留著在娑婆世界輪迴用了。

娑婆—自心穢所召感—理應厭離

極樂—自心淨所召感—理應欣求

蕅益大師對「願」這個字的定義、

解釋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厭離」的意思不是叫我們很憎惡、

很討厭,厭離是真的沒有興趣自然放下,

內心不和它相應,不希求。

蕅益大師說, 娑婆世界就是我們內心

的污穢招感來的世界,

既然是自心的垃圾有什麼好寶貴的?

當然是沒有興趣,不相應、也不希求。

而欣求極樂就是很歡欣地奔向極樂世界,

很歡欣和清淨快樂相應。

因為所謂極樂世界,

就是我們的內心清淨快樂所招感 來的世界,

既然是自心的清淨快樂,

當然是應該相應去欣求。

如果我們真的願往生極樂

就要依照祖師所說的定義,

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檢討我們的願

是不是真實,

檢討我們內心真正的希求是什麼?

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

把「願」—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

作為前導 蕅益大師說:

信願是決定往生的條件。

而有信心的人未必已經發了願,

然而已經發願的人必定是具有信心的。

所以往生的總關鍵是決定在「願」。

有人會說:

「有啊!我每天都有念願生西方 的發願文」

要知道,照字念發願文,

未必真有那一份心。


「願」是心中真正的希求,

真正想要的。

真心發願的人不只是在佛前念發願文,

而是會把這一個願 貫徹在整個日常生活中,

作為前導, 我們一般人因為沒有真願往生,

對於娑婆世界每件事都很在乎、很執著,

患得患失,也就是烏雲障得很多,

陽光反而透不出來。 有人誤會願往生極樂,

對娑婆世界不在乎, 那就什麼都不必做了。

事實上恰好相反,

不在乎是不在乎個人名利,

不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

反而心情愉快,心境開闊,

做什麼都能夠全心全力地付出,

不會浪費心思在計較或是緊張擔憂,

做什麼都快快樂樂盡心盡力.

又覺得心中悠閒沒有事.不會累。

佛說無量壽經: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印光大師開示~ 佛之慈悲誓願.

正為未斷惑者無由了生死,

特設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特別法門。

俾凡有心者能修.凡具信願念佛者皆能生。

此我釋迦彌陀普度眾生之大慈悲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5 22: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