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錢財乃五家所共有 [複製連結]

能天使(四級)

突擊!!!!

Rank: 7Rank: 7Rank: 7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7-9 10:03: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圖:傳羽







過去,有一位仁慈的國王,以平等心愛護人民,卻不曾出宮巡視民間生活。

有一回,宰相請示國王:「祈願大王出宮,親自到民間看看。」大王高興地說:「很好,我就出宮看看吧!」



次日,國王出宮,看到國內很多富貴的長者,住的是深院豪宅,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國王心裡一方面欣慰於人民都能過著富足安樂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這些長者過多的財富,

對於人民、國家都沒有利益,於是,國王下了一道命令,請長者們公布家產,準備予以徵收,作為擴充軍備之用。

當時,有一位擁有億萬家財的長者,入宮向國王公布自己只有「私財三千萬兩」。


國王聽了,勃然大怒,正想追究長者欺君罔上之罪時,長者向國王解釋著:

「我所積蓄的私財,不能貢獻給國王;但是五家的財產,不是私財,可請國王全權處理。」

長者的一番話引起了國王的好奇心,於是國王繼續詢問長者,何謂「私財」?什麼又是「五家之財」?


長者回答說:「大王,我的心常樂念佛,口裡常宣說佛陀的教理,更用行動來實踐佛法。

所以我將財產中的三千萬兩用作興建佛寺、供養僧眾,並幫助那些生活貧困的人們,

乃至一切昆蟲鳥獸。布施使我心中安樂寂靜,而布施行善所得之福德,將生生世世跟隨著我,

這就是我的私財;其餘的數億家產,都是外在有形的五家之財,為什麼呢?

如果遇到水災、火災或遭盜賊洗劫時,別說錢財,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而我現在雖有億萬家產,

但等到往生之時,也只是空手而去,再多的錢財也帶不走。更何況世事虛幻無常,

未來這些家產會為子孫帶來福或是禍?了不可知!我計算了一下,

可以讓國王、水災、火災、盜賊和子孫分取的錢財共有十億,這些錢是禍亂的源頭,

讓我時時心懷恐懼,不敢保有它;現在藉此因緣,希望國王把這些財寶收去擴充軍備,

正可免去我的擔憂。」

國王聽了長者的一席話,心有所感,自忖:「如果沒有聽聞佛法妙義、持守淨戒,

就如聾盲一般。我是一個只知有形財富,而不懂心中財富的窮人,這位長者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富人,

他知道無常是人生的真理,世間沒有一件事物是永遠不變的,就像我的國土江山、財寶妻兒,

終有一天也會離我而去。」有了這一番覺悟,國王開始供僧建寺、誦讀佛經、持守戒律,

以正義忠誠的臣子輔佐朝政,並將徵收而來的財寶用來救濟貧困的人民。因為護持三寶、仁民愛物的德政,

不到三年,國泰民安,盜賊絕跡,百姓衣食無憂,快樂安康。國王在壽終之後,也因這一世的行善積德,得以生天。

典故摘自:《六度集經卷第一•布施度無極章第一(七)》


省思

《四十二章經》中佛云:吾「視金玉之寶,如瓦礫。」佛陀以大智慧告訴世人,執著這些身外之物,

而不善於運用,只會徒增人的貪欲。錢財乃五家所有,汲汲營營地追求,勞苦一生到頭來終無所得,

徒增三毒,沉淪受苦;長養無明,障蔽真心。

龍樹菩薩告訴世人:「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唯福可恃,

將人出苦,津通大道。」具有智慧的人,明瞭錢財乃五家共有,因為了知世間無常,

因而捨慳貪、行布施,在累積善法福德中;行善卻不著相,就是功德、就是般若智慧。這樣無所執著的智慧,

如人有眼目,在日光普照中,洞徹因緣萬法的實相,心安住寂靜無為的安樂中,邁向菩提解脫的大道。





轉載自 中台世界  中台禪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7-9 13:55:23 |只看該作者
具智慧的人,明瞭錢財乃五家共有,了知世間無常,行布施,積善法;行善卻不著相,就是般若智慧。
蔡小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00: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