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抱樸守真與心靈環保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8-29 09:56: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文化生活的越來越豐富,各種奇技淫巧之物層出不窮,人們享受著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在享受的同時,卻忽視了自身精神的需求,使得人們的心靈越來越脆弱,各種心靈疾病不斷侵蝕著人們的健康。人們在物欲的世界中不能自拔,迷失了自己的真性,被物所役而不能役于物,在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同時也破壞了自身心靈的天堂,所謂“反者道之動”,越是離開自然,人們就越嚮往自然。於是如今“環保”成了當今的主題,不但要講自然的環保,還要講心靈的環保。於是崇尚“道法自然”的古老而常新的道學在現今的社會中越來越體現出其寶貴的價值,《道德經》更是被稱之為全人類人民的寶貴財富,人們都期望道學的神方能解決社會的問題。

作為一個道學的信仰與修持者,我也深深為當今所面臨的問題而深思,期望道學的神方能為現今的病人治病。現今人們所面臨的問題的根源主要是人們迷失在了物欲的追逐之中,貪圖于感官一時的享樂,而不知真樂之所在;得意時趾高氣揚,失意時垂頭喪氣,缺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精神。下面就如何緊守自己的真性——抱樸守真,從而保住自己心靈之凈土,讓自己和社會回歸自然、和諧的天堂談談我自己的一點感受。

一、役物而不為物所役

——人與物的和諧,生態平衡的根源保證

《道德經》中説:“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聲名利祿者,榮身之物也,非養身之物。至人教導我們要少私寡欲。要常常問問自己,到底是名利重要點呢,是貨物重要點呢,還是生命更重要點?

人在社會中生活,就會有物質的需求,而人們生活的幸福與否,也與物質條件的豐富程度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如何處理好物質與自身的需求的關係,使得我們能把握自己的人生,不會因為物欲的牽引而迷失了自我呢?《道德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也就是説色、聲、香味、觸法等太過了就會使得自身出現病變。所以對物欲的追逐要有一個度,要守自己的本分,使自身的身心獲得健康。

《太上老君説常清靜經》曰:“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人因妄心熾盛,貪著萬物,求得、求不得都被煩惱妄想所困,身心備受煎熬,於是迷失于物欲之中,不知有真道的存在。所以人們要正確地處理好人生中的身心的貪著,正確把握情緒中的喜怒哀樂憂悲恐,“種種無名是苦根,苦根除盡善根存”。只有掃除種種無名煩惱的苦根,人們才能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以至人、聖人的法語時時洗滌自身的心靈

——人自身的和諧,身心健康的保證

古語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天地萬物均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人是智慧的生物,有智慧的人就知道如何去遵循自然的規律辦事,而聖人對自然規律的闡述最接近於大道,所以有智慧的人都遵循聖人的言語去做事,無智慧的人不知也不畏天地自然的規律。世上不管何種宗教還是主義,其根本的宗旨都是為人類謀福利、提升人們的素質(靈格)、達到幸福生活的目的,其中聖者通過各種不同的表述傳達出了人生之真諦,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要靠我們去繼承和發揚。

然而人心多散亂,雜念紛陳,總是為各種貪瞋癡念、為酒色財氣而擾亂自己的身心。如何迷途知返呢?《道德經》曰:“少則得,多則惑。”只有減少自己的貪慾,少私寡欲,才能“一念皆純真”,遵循聖人對我們的教誨,把握自己人生的道路。時時以聖人之言洗滌自己的身心,虛其心,有容人之量,化解對人的成見、意見、不愉快、抱怨、不滿意等等,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己,個人修為、人格魅力得以改善,包容心、慈悲心都有較大的提升,必然獲得輕鬆、幸福的人生。

道教祖師告訴我們,人有三魂七魄,魂希望人長生久視,魄希望人早死好享受祭祀血食。故魂佔上風時,人就身心健康、積極向上、好生惡死。如魄佔上風時,人就貪慾無窮、嗜好女色、花天酒地、爭強好勝。多看經典、聖人之言,敬天地、禮神明,則魂力增加,人生命力就越強,注意力與意識的集中、轉移、滲透的能力得到加強,性格會轉向謙和、低調、內斂、少語(所謂“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並持續保持愉悅、放鬆的心境。認清自我、觀察事物、洞察人心的能力加強。如貪瞋癡念不絕、貪婪好殺、看淫書等則魄力增加,人生命力就越弱,意志力也越薄弱,情緒容易低落,出現對未來等的恐懼心理,家庭容易出現危機,就會形成成癮行為、強迫症、憂鬱症、妄想症等人格障礙,生活、家庭、事業等就會一團糟。所以我們要以魂的喜好為喜好(順其自然),不要以魄的喜好為喜好(放任自流);只有魂力增強,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人與人的和諧,國泰民安,和諧社會的保證

全真龍門百代派説得好:“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大家都是親人,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心,大家相互之間的利益是息息相關的,那麼彼此之間要多一份愛,能為彼此著想。不要“害人終害己”,所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人是群居的具有高度紀律性、社會性的高級生物,“多好群情”(《北斗經》)。有著相應的群居利益和群居的生活準則,只有大家都遵循著相關的規律活動,才能保證健康、和諧的社會生活。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在社會中生活,要守本分,要有所作為,堅持原則而不教條的去傷人,坦率真誠而不放肆,作指路的明燈而不炫耀自我,德高位高而不要不擇手段的去爭權奪利。舍得,有舍才有得。“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你不去爭,天下就沒有什麼人能與你相爭了。大家都是親人,就要以慈愛、孝養的心去對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平和、寬容、自然的方法處世,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就會得到徹底地改善。

總之,歸結起來就是要以德為本,有仁愛之心,多行善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最後,以《太上感應篇》所説:“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與大家共勉。



轉載自  國際道教論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2 04: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