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禮儀---戒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9-24 09:33: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一、每一個宗教都有戒律,根據各宗教不同的生命倫理觀而制訂各自不同的戒律,也叫做教規,質言之,戒律就是各宗教體制內的法律。
二、道教設戒,旨在約束道士言行,是防止「噁心邪慾」「乖言戾行」的規戒。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能止諸惡之漸。正一法文 天師教戒科:「經教戒者,欲令人勸進長生,全身保命。」故戒者在於止惡防非,護正摧邪,以防範教徒興非為目的。律是約束道士言行,依據戒條所訂的律文,是 以懲罰教徒犯戒為手段,合起來叫做戒律。因此道者除了遵守戒條,還要熟諳律文。

三、道教戒律基本上有「無得戒」及「有得戒」兩大類及上、中、下三品之分,以及齋戒與法戒之異,在元、明之際,在戒律之外各道觀私下又制訂了清規,清規是 道士犯規後的懲處條例,輕者罰跪、杖責、逐出教門,重則焚化處死。「重陽帝君責罰榜」:按道士所犯過失輕重,分別處以「遣出」、「罰出」、「罰齋」、「罰 香」、「罰油」、「罰茶」、「罰拜」等規定。白雲觀所訂清規則有「跪香」、「遷 」、「逐出」、「杖責逐出」、「頭頂清規焚化示眾」等處分。

所謂「無得戒」是指上機之人,靈識惠解,業行精微,高諸有心,不嬰塵染,跡蹈真源,不求常樂而眾善自臻,不厭人間而諸惡自息,本自無持,今即不犯,無犯, 是名無得,所謂心齋即屬此類。「有得戒」者,三戒、五戒、九戒、十戒、二十七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等,三洞計有三十餘種,由淺入深是教徒止惡防非,得離 人中苦之必經過程及方法。故以教徒入道必須「受戒」,度師必須「說戒」,宣說戒條傳戒授戒。而且在齋醮活動中亦屬不可疏漏之儀規,還要當壇發放無上九真妙 戒牒文,普度世人及亡人。教徒受戒後必須「持戒」,而恪守規戒,不可違戒或破戒,否則不但有礙修持,還易遭天譴,故而既經「得戒」則必須「戒行」。道教以 「初真十戒」、「中極三百大戒」及「天仙大戒」為三壇大戒,為全真道士出家之戒。中極戒則分上元、中元、下元三品,上元一品有八十四條,中元二品有九十六 條,下元三品有一八○條,年少初真、戒行未堅、道心未篤者,不得早受此戒,不受此戒者不得為證盟師或監戒師,受此戒者稱「妙德師」。至齋戒係屬齋期齋日所 持之戒規和禁忌,法戒則係道士於經儀、教儀、法儀時登壇演教或修法所持之戒條及律文。道教戒律眾 多,繁簡雖異,精神則一,有助於修者返璞歸其,歸根覆命,故尤重心齋。

四、三戒者,即三皈也,一皈無極大道道寶尊,二皈三十六部尊經經寶尊,三皈玄中大法師師寶尊。五戒亦稱老君五戒,為諸戒之本,五戒一曰不得殺生,戒殺在順 東方木,人得東方生氣才能長養,如犯殺戒,肝受其害。二曰不得妄語,戒妄語在順中央土,如犯此戒,脾受其辱。三曰不得妄酒,戒酒在順南方火,太陽之氣,生 成萬物,人若妄酒,心受其毒。四曰不得偷盜,戒盜在順北方水,太陰之精宜深閉藏,如犯盜戒,腎受其殃。五日不得淫邪,戒淫在順西方金,少陰之質應予固存, 如犯淫戒,肺受其沴。五戒可使世人收斂一切罪惡而遠離苦海。

九真妙戒則為一者克勤,忠於君王。二者敬讓,孝養父母。三者不殺,慈救眾生。四者不淫,正身處物。五者不盜,推義損己,六者不嗔,不凶怒凌人。七者不詐, 不陷賊害善。八者不驕,不傲忽至真。九者不二,要奉戒專一。至虛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戒:一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以陰德,廣濟群生。二不得殺害含生,以 充滋味,當以慈惠,以及昆蟲。三不得淫邪敗真,穢漫靈氣,當守貞操,使無缺犯。四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五不得讒毀賢良,露才 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六不得飲量過差,食肉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七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以節儉,惠卹貧窮。八不得交遊非賢, 居處穢雜,當慕勝己,棲集清虛。九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十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詞,以道德為務。此戒屬三壇大戒之 一,目前台灣地區傳度傳戒亦以此戒為主。

五、除戒律外,道教還有十善規定信者奉行,十善是一孝順父母,二忠事君師,三慈心萬物,四忍性容非,五諫諍蠲惡,六損己救窮,七放生養物,種諸果林,八道 邊捨井,種樹立橋,九為人興利除害,十讀三寶經律,恆香花供養。在文獻而言,還有太上感應篇敘明何者當為,何事不取,而衡量功過則有文昌帝君功過格及太微 仙君功過格,在道德標準而言,則有抱朴子所訂的忠、孝、仁、信、和、順的六字真言。

在民間則推行「五顯功」:存好心、說好話、讀好書、學好樣、作好事。存好心能使心地光明,永保本性;說好話必然口無惡言,可以消弭紛爭;讀好書自然開卷有 益,不落邪見;學好樣能使舉止端莊,可以正己化人;作好事旨在積功累德,福貽子孫。六字真言及五顯功,也稱做五箴六訣,是信道者由內心至言行的修持標竿, 能持者必能修持戒律而止於至善。

六、宗教重制度、重戒律、重修養、重生命。為了達到生命永存的目的,必須從事性命上的種種修養,而依據生命倫理制訂戒律和德目,不但教徒應該懍遵修持,即使一般民眾,亦可擇要準照奉行,則社會之上,必然祥和安定,有識之士何不推而廣,起而行。



轉載自  群聚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2 20: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